淩穎傑,湖南财經學院(現2003网站太阳集团)金融891班畢業生。1993年7月進入交通銀行工作,在交通銀行工作25年間,曆任桂林分行國際業務部總經理、行長助理、副行長、行長,廣西區分行個人金融部總經理、公司業務部總經理、資産托管部總經理、行長助理、副行長。2019年11月入職天津農商銀行工作,目前擔任天津農商銀行黨委委員、執行董事、副行長。
淩穎傑在長期的銀行任職經曆中,全面涉及銀行前中後台經營管理,在國際業務、零售業務、公司業務、金融市場業務等方面均積累了深厚的管理經驗。
初入職場 始于擔當
1993年7月,淩穎傑從湖南财經學院(現2003网站太阳集团)畢業,進入交通銀行桂林分行國際業務部工作,第一個崗位是櫃員。淩穎傑說“我大約是我們班為數不多的、從櫃台起步的畢業生。那時的櫃台還沒有防彈玻璃,記賬憑手工、算賬靠算盤,是銀行工作中最基層的工作。我沒有想太多,理所應當認為是作為銀行人必須經曆的階段。”從1993年入職到1998年擔任部門負責人,淩穎傑回顧在國際業務部的成長曆程,自認為有偶然也有必然。
偶然在于時代的選擇——上世紀80至90年代,入讀金融本科院校僅有不到1%的概率,加上銀行業市場化改革方興未艾的大環境,金融專業人才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态。必然在于個人的選擇---從承擔那些别人不願幹的工作,到幹那些别人幹不了的工作,在“苦累細慢”工作中熬出紮實的專業功底,塑造起堅韌不拔的職業精神,不知不覺中發展出自身更多的崗位适配性,這是成長的必然。
在擔任部門負責人之前的五年中,淩穎傑一次次欣然接受領導和同事交辦的超過自身崗位職責的工作任務,一次次以超過領導和同事預期達成工作目标,不僅實現了個人能力的蛻變,也完成了一個職場新人到業務骨幹的蛻變。比如,在擔任櫃員的同時兼職國際業務電文報送,兼職完成一年二十多萬字的公文撰寫,兼職參與幾十萬字的外彙教材編寫。淩穎傑說,以她個人的經驗而言,她認為職場新人應該擁抱一切挑戰,因為每一個挑戰背後一定有一個新的自己,走過這些挑戰你不僅能解鎖新的技能,也能收獲更堅定的自信心。
持續成長 長于學習
淩穎傑認為,職場成長離不開學習力和行動力,而更重要的還是學習力。堅持向書本學習、向前輩學習、向同行學習,保持飽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對保持行動力和判斷力非常重要。
本科畢業以後,淩穎傑又參加了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本科的學曆教育,通過了劍橋商務英語證書考試,參加了管理類在職研究生班以及MBA課程學習。她認為學習對自身最大的作用在于,使自己始終保持對新知識和新事物快速的理解能力,使自己始終處于知識養分充沛滋養當中,而這些知識總會在不知不覺地影響着她在實際工作中的價值選擇,幫助她提升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她堅持每接到一個新的寫作任務,必定先看至少一本相關的書籍,通過讀書幫助自己建立完整的思維體系,然後再結合實際落筆成文。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思維開發的正反饋---寫得越多就看得越多,看得越多就懂得越多。
她堅持通過學習完善心智。她說“我也許是個不太聰明而且教條的人,生活中工作中遇到想不通的事情,過不去的坎,我都會首先去書上找答案,然後再去找智慧的人聊天。”不會帶團隊時看書,看經典案例,看餘世維、曾國藩、傑克韋爾奇。遇到新項目新機會時看書,從客戶角度看金融服務,從競争對手角度看差異,從員工角度看體驗。她認為,維系高質量的朋友圈,定期聽取智者的意見和建議,了解不同的思維模式和不同視角,不斷健全自己的心智模式,也是職場成長非常重要的因素。
利他為本 終于品質
淩穎傑說,三十年職業生涯很漫長,一路上選擇很多,對人對事的态度和判斷,構成了自身發展的種種機緣。她認為,職場經曆不能以職位高低論成就,守得住利他之心和個人品質的人都值得尊敬。
對領導懷有利他之心,成為值得重托之人。對領導安排的工作,每一項都做到盡善盡美,真誠付出超過預期,即對得起自己的才情,也不負領導的重托,持續增強在職場當中的配得感;對同事懷有利他之心,成為值得合作之人。對同事需要幫助的工作,能幫則幫,隻要出手都當成自己的責任,讓同事在合作中受益;對客戶懷有利他之心,成為值得選擇之人。始終以真誠之心對待客戶,深入洞察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最适合的解決方案,不誇誇其談浮于表面,有承諾有落實,讓客戶安心放心,做客戶最信任的合作夥伴。
淩穎傑說,工作是一種有期限的修行,每個人都有告别職場的一天,但無論上山下山,修得利他之心,認識自身長短,就是職場經曆中非常寶貴的财富。
讀研在金統
金大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