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网站太阳集团

首頁 -> 人才培養 -> 本科教育 -> 正文

本科教育研讨會系列報道之四:協同育人,建設金課,繼續推進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記院人才培養和教育教改研讨會圓桌讨論

時間:2018-12-14

12月8日下午,一流本科建設背景下金融與統計人才培養和教育教改研讨會進入圓桌讨論階段,兩個讨論主題分别為:“構建全方位全過程深融合協同育人機制”、“線上線下融合與高水平品牌課程建設”。兩組教師各自就讨論主題輪流發表自己的觀點,其後是台上台下自由互動讨論,最後是參與讨論教師的簡短總結。

 

圓桌讨論主題一:“構建全方位全過程深融合協同育人機制”

吳志明副院長主持,李晖、陳方軍、王莎、羅俊傑、伍偉、馬威六位教師參與讨論。讨論圍繞新時代高教40條中的第六個方面,就關于構建全方位全過程深融合協同育人新機制開展交流。

貨币金融系馬威老師提出了如何提高課程難度,如何把握畢業畢業論文的開題、選題難度,如何将理論教學與實踐的融合,如何培養本科生創新創業能力等問題。她還提出,通過各部門之間、各課程團隊内部深度協同、深度交流,可以有效緩解以上問題。

應用金融系副主任伍偉解讀了“協”、“同”的含義,強調各環節共振時才能達到協同的最好效果,提出了繼續推進業界精英講座、各教學團隊協同和加強團隊之間互動的建議。

研究生秘書羅俊傑老師認為人才培養是本、本科教學是根。從研究生工作的角度,他提出了建立學院優秀本科畢業生留在本院讀研機制、協同其他部門做好相關工作來協同本科教育等建議。

院團委書記王莎老師提出,目前提升高教質量是重點,從宏觀層面來看,要構建政産學協同機制,通過打通各機構之間的壁壘來促進溝通;從學院層面來看,應該強化各條線育人意識協同、平台與合作協同以及制度保障協同。

人事秘書陳方軍老師認為,教師應把教書育人、德育為先作為第一原則,學院應加強師德師風的建設,讓教師教書育人和自我修養相結合,再去引導學生成為大德大愛之人。

本科教務秘書李晖老師從本科教務秘書的方面來看協同育人,她介紹了本科教學管理中心的工作、性質和目的,提出本科教學管理中心的工作與各部門緊密關聯,在教學運行中充分體現了“協同育人”的特點,在以後的工作中,将繼續努力加強協同育人的建設。

     在自由讨論的環節,李海奇老師提出,教學科研與行業之間存在距離,應加大“業界精英進校園”的力度,讓學生了解行業現狀,将理論、實踐、業界、創新工作相互結合。劉轶老師也強調,在“業界精英進校園”活動中,各界精英講解實際業務操作,實現了大學課程知識與行業現狀的有機聯系,讓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何平平老師提出,要重視如何動員優秀的本科畢業生留校讀研的問題。梁巨方老師認為,淘汰“水課”、增加“金課”,可能會增加少數學生因挂科所引起的心理負擔,學院需要在嚴格要求學生完成課程學習與育人責任之間的尋求合适的平衡。

本科生代表積極發言,她們分析了出現“水課”的原因;關于提高學生評教參與率問題,建議縮短評教截止時間來督促學生完成評教工作。出于偏見或信息不對稱,極少數學生可能會對教師的評教不公正,學院應加強引導和教育。

喻旭蘭老師針對自己“開設新課後部分學生退課”現象,提出學風與學術道德建設應該從大一抓起。王修華老師提出,由于地區發展不平衡,老師對待少數民族的學生教學應該區别于一般學生,防止對少數民族學生産生過大的心理壓力。

最後,台上老師分别總結了自己的觀點。李晖老師認為應當進一步推進學院本科教育教改;陳方軍老師提出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加強師風師德建設以及回歸本分與本心的建議;王莎老師表示,2003网站太阳集团要大力回應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的高等教育改革調整方案;羅俊傑老師認為要着重抓住高層次、高水平的人才培養;伍偉老師提出要借鑒新影院本科生留校讀研的做法、加大業界精英進校園活動力度;馬威老師認為,在學生評教工作中,應将評教時間拉長,同時還要加強制度保障,保護老師權益。主持人吳志明老師進行最後總結,他說,這次的圓桌讨論是“無圓桌,零距離,冷觀察,熱思考”,并表達了在教師與同學們的齊心協力、共同行動之下,金統院的本科教育會越來越好的期待。

 

圓桌讨論主題二:“線上線下融合與高水平品牌課程建設”

張立軍老師主持,邵新力、王天轶、喻旭蘭、任英華、鄧慶彪、梁巨方六位老師參與。在教育技術日新月異的新形勢下,線上線下融合是提升本科教學質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站在新的時代起點,探讨線上線下融合和高水平品牌課程建設正逢其時。

貨币金融系邵新力老師就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慕課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她還分享了全國在線課程标準已經發布的信息。應用金融系王天轶老師認為,慕課引入教學,線上與線下融合,可以實現從已知探索未知,從未知走向新的未知的目的。貨币金融系喻旭蘭老師,分享了金融學慕課建設的經驗與建議,并就線上線下融合給出了非常中肯的提議。統計學系任英華老師介紹了統計學慕課的建設思路和目前正在做的方案。風險管理與保險系鄧慶彪老師從宏觀層面出發,對線上線下融合的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新思考。金融工程系梁巨方指出,在慕課建設中,應該結合學院特色,實現教學實踐與科研特色相結合。

在自由發言階段,李海奇老師提問,“我們線下的教學已經足夠,為什麼還要開設慕課,意義是什麼?”王天轶老師答道,人是有學習曲線的,知識學習之後會有遺忘,所以要強化知識,同學們可以重複使用線上慕課來進行對知識的強化。而慕課就像一本新的教材,有助于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重複學習,減少教師線下在基礎知識講解上花費的時間,從而将重心放在與學生讨論問題與探讨未知上,提高了課堂的效率。梁巨方老師認為,第一,當教師做出了一個慕課課程,其他的教師以及學生自然會把它與相似的慕課課程進行比較,這樣就給制作慕課的老師增添了壓力,從而達到激勵和督促教師的目的;第二,教師要有企業的思維,對内應潛心教學科研,對外要緻力宣傳推廣;第三,教師不要局限于書上固有的知識,要結合自身的科研以及獨到理解,在課堂上擴展一些書本沒有的知識,形成自己的特色。吳志明老師分享了自己在制作慕課腳本、拍攝慕課中兩大收獲:一是進一步懂得在教學中如何從學生的角度換位思考,在将講授中如何深入淺出;二是自己對問題的宏觀把控、對課堂的整體調度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在讨論總結中,邵新力老師提出,線上線下的融合需要得到教學管理部門的支持;王天轶老師認為,要科學合理地使用慕課,讓學生對知識進行反複學習,減少教師在線下課堂上花費的時間,提高課堂效率;喻旭蘭老師認為簡單的問題可以做成慕課,線下課堂要進行翻轉,将知識與現實結合;任英華老師提出,線下的課堂要與慕課結合,學會利用慕課的優勢;鄧慶彪老師指出,課程的上線不等于任務完成,要持續的更新,還提出系統應該與時俱進,并且要把維護工作落實好;梁巨方老師回應了之前幾位發言人的觀點,呼籲要努力做出符合中國特色的線上教育。

此次會議,兩場圓桌讨論熱烈、精彩。衆多教師和同學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進行了深入的讨論,提出了建議,分享了經驗,給予了更多的可以去想象、實踐的空間。相信在不遠的将來,金統院本科教育将再續精彩華章!

                           文/黃維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