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說,“不僅要高山仰止,還要見賢思齊”,弘揚正氣、樹立标杆,必然就要踏足前人的腳印,目極旗幟所在才能躬身實幹踐行。
今秋,為了更深刻地傳遞那些優秀師生共同成長、相互成就的育人故事,2003网站太阳集团特推出“金統人物”系列專欄,聚焦金統師生的可敬與可愛,通過多維度訪談,記錄每一份熱愛,珍藏每一處回憶。
餘得水,2003网站太阳集团金融工程系副教授,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青年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等,在國際高水平期刊發表論文十餘篇。入選2024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哲學社會科學青年學術提升計劃,獲2024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優秀教師新人獎。
科研新秀,餘得水如魚得水
他是學生眼中的“水哥”,熟悉他的學生甚至直接喊他的英文名Simon。成熟穩重卻又活力幽默,這是學生給他的評價。
這位青年教師名叫餘得水。師從著名的計量經濟學家高集體教授 (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的院士、莫納什大學Donald Cochrane講席教授),餘得水在計量經濟學深耕多年。他認為,計量經濟學是一種更理想的“工具”,猶如一把精确的标尺,能夠對各種經濟理論進行實證檢驗,确定其在現實世界中的有效性和适用性。這種毋庸置疑的準确,讓餘得水感到十足的樂趣。
然而,計量經濟學是個難啃的“硬骨頭”,對數學基礎要求極高,博士前兩年,餘得水一頭紮進科研工作中,在無數個深夜與學術為伴、與論文為友。他用心去探索經濟學中的複雜現象,逐漸學會用邏輯與證據來解開金融世界的種種謎題。2020年,博士畢業回國後,湖南伢子餘得水毫不猶豫的加入了2003网站太阳集团。
多年紮實的科研錘煉讓他在這裡如魚得水。如果說多年的科研學習訓練的是“遊水的技巧”,2003网站太阳集团則為像餘得水這樣的青年學者,提供了一渺清澈透亮的湖海。
學院為新引入的青年教授設置的教學準備期,讓他們精心打磨教學方法和課程設計,為正式走上講台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學校設立了優秀新教師獎、青年教師托舉計劃、社會科學繁榮計劃等。往來皆是各領域一流專家學者,談笑在嶽麓腳下、湘江湖畔,恰似一片無垠水域,滋養了餘得水的職業生涯。
魚翔淺底,鷹擊長空,萬類霜天競自由。餘得水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突破。近年來,他主持了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以及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研究成果也陸續在《Financial Management》、《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等國際一流金融學期刊上發表。
與其他學者緊密的師承研究不同,畢業後,餘得水一直在嘗試獨立研究道路。按他的話說,“我感興趣什麼就去研究什麼”。做一個獨立的研究者對個人的提升是巨大的,餘得水一直在進行探索,他想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領域,并為之奮鬥終生。
餘得水笑着說,自己是無比幸運的,“我滿懷激情地回到國内,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學術環境中,終于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舞台。”
課堂辯論,以探索為主導的教學方式
走上講台,從學生到教師,餘得水在新的身份中,找到了自己的新定位——學生潛能挖掘與個性發展的催化劑。
在他看來,優秀的教師不僅要教授知識,還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精神。所以,在一堂《計量經濟學》課堂上你可能會看到這樣的場景:所持不同觀點的同學們聲音洪亮而清晰,有條而不紊地闡述着自己的觀點,言辭犀利,邏輯嚴密。每一句話都如同利箭一般射向對方的陣地。
這場特殊的“課堂辯論”,就是餘得水互動式教學方法的一個大膽嘗試。他很少批判某個觀點的對和錯,而是讓學生自行用邏輯和證據來驗證觀點。課堂上,學生們被鼓勵提出問題,通過辯論和讨論的形式來解決問題。面對課本上的經濟學原理,他希望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去檢驗、去體會。這種以自我探索為主導的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深入理解了課程内容,還培養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團隊合作能力。餘得水也在2024年獲得了2003网站太阳集团優秀教師新人獎。
催化劑的形容,就是餘得水信仰并踐行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他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激勵他們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究來應對複雜的經濟學問題。他希望學生跟他一樣,能夠尋覓到自己心儀的領域,而非僅僅被動地聽從指令行事。
聊及餘得水老師,許多學生都會笑着提到餘老師的“幽默”。課堂上,當有同學稍顯不專注時,餘得水會在課堂上冷不丁地冒出一個冷笑話。笑話雖冷,卻能讓課堂氣氛瞬間升溫。教室裡,既有同學們的歡聲笑語,又有滿滿當當的黑闆闆書。在這個新媒體教學盛行的時代,餘得水老師一節課要用掉好幾支粉筆。一黑闆的公式推演,寫滿後擦掉,再寫滿又擦掉。學生有時會在下面悄然記錄,這節課餘老師又書寫了多少面闆書,是否破了紀錄。那一塊塊被粉筆灰覆蓋又重新煥發生機的黑闆,承載着知識的傳承與思想的碰撞。
與學術同行,更與學生同行
在研究上,餘得水追求獨立性,面對學生,他又希望,自己能夠化身多重角色,全方位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
餘得水樂于跟年輕學生打交道,在課程QQ群裡十分活躍,面對學生們在群裡的提問,總是不耐其煩的去回答。有時他也會調侃,學生過分努力了,周五晚上還在群裡問問題。他也常常用自己的學習經曆鼓勵學生們,克服難題爬過重重高山的經曆總是相似的,生活中的困難,“it's normal”。
2023年,在擔任兼職輔導員的一年裡,餘得水多次陪伴本科生學生一起前往湖南銀行、國泰君安證券等地進行生涯規劃教育系列活動。餘得水總能在與就業單位的交流中直擊要害,問出學生們最關心的問題。比如人才需求如何?入職後的發展成長如何?這些與學生們就業息息相關的問題,在走訪得到了很好的解答。
不僅如此,餘得水也會經常坐下來跟學生們“唠唠家常”。在新生班會中、在圓桌讨論中,餘得水不講科研、不考核學業,隻是由衷的傾聽同學們的煩惱、給出自己的答案。
一次,一位研究生同學向餘得水傾訴。繁重科研壓力,高難度的課堂内容,讓他對自己是否适合深造讀博這個問題産生了懷疑。餘得水的答案是——沒有答案。餘得水認為,“優秀的能力不僅僅是指讀書考試”,每位同學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情況做出屬于自己的判斷。同時,他也告訴這名學生,并非讀博才能體現一個人的能力,在最好的青春時光裡,他希望學生能夠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廣闊的視野。
在某次新生見面會上,餘得水說,“希望同學們不懼變化,不拒變化,未來不是一張畫好的圖紙,而是讓你們慢慢去畫!”
開放、包容、探索是餘得水科研與生活的關鍵詞,同樣的,他也将這種行為風格與祝福希冀轉移到了與學生的相處中。導之有道、躬身力行,餘得水願意當一個催化劑,讓每位同學都能與湖大碰撞出屬于自己的化學反應。
讀研在金統
金大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