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网站太阳集团

首頁 -> 學術動态 -> 正文

答辯公告

時間:2020-06-01

 

 

論文題目

長江經濟帶産業集聚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

答辯人

方敏

指導教師

楊勝剛

答辯委員會

主席

潘敏

學科專業

應用經濟學

學院

2003网站太阳集团

答辯地點

騰訊視頻會議

答辯時間

202064日上午830

 

學位論文簡介

研究内容

全文共分為7個部分,具體章節内容概括如下:

1章,緒論。本章節闡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現實意義、研究理論意義,對相關文獻進行系統性的梳理歸納總結,以此為基礎選取研究方法并構建研究思路與技術路線以及研究内容。

2章,相關理論基礎與機理分析。本章節從産業集聚對經濟産出與經濟效率的影響以及産業集聚的影響因素三個方面展開分析了其中的影響機制。

3章,長江經濟帶産業集聚和經濟發展時空演化分析。本章節主要通過運用指數分析、熱點分析與标準差橢圓分析的方法對我國長江經濟帶地區的經濟發展(包括經濟産出總量與經濟發展質量)、産業結構和産業集聚(包括專業化集聚與多元化集聚)進行統計性分析,将可視化的地圖與數據相結合,更為生動地描繪出長江經濟帶産業集聚、經濟發展等指标的時空演化過程及現狀。

4章,長江經濟帶産業集聚對經濟産出的影響研究。本章節在推導出産業專業化集聚與多元化集聚兩個指數的函數關系的基礎上,以長江經濟帶108個城市2003-2016年的面闆數據為樣本,運用空間杜賓模型、空間自相關模型與空間誤差模型産業集聚對經濟産出的影響進行了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在此基礎上引入産業結構作為交乘項,分析了産業結構對産業集聚的經濟效應發揮所産生的協同作用,并針對不同時間節點進行分階段回歸以及不同城市規模進行分組回歸進行進一步實證檢驗。

5章,長江經濟帶産業集聚對經濟效率的影響研究。本章節以長江經濟帶108個城市2003-2016年的面闆數據為樣本,運用空間杜賓模型研究了産業專業化集聚與多元化集聚對全要素生産率的影響,并通過加入政府教育與科學支持、大規模企業集群、産業結構三個變量作為交乘項分别探讨了科教支持下産業集聚的知識溢出效應分析、大規模企業集群下産業集聚規模效應分析和産業結構調節下産業集聚的外部性分析。

6章,長江經濟帶産業集聚的影響因素研究。本章節以長江經濟帶108個城市2003-2016年的面闆數據為樣本,運用固定效應模型研究了産業專業化集聚與多元化集聚的主要影響因素,在分析傳統經濟指标對産業集聚的影響基礎上加入地方政府官員任期這一分析視角着重探讨了當地市長、市委書記任期及年齡對當地産業集聚模式選擇産生的非線性影響和差異性作用,并運用sys-GMM模型對估計結果進行了内生性檢驗。

結論、政策建議與展望。本章節對以上章節的研究結論作出總結性概括,并對高質量發展背景下我國長江經濟帶産業集聚模式選擇以及經濟保質保量發展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主要創新點

1.采用國内生産總值和全要素生産率指标分别從經濟産出總量和經濟效率兩個維度分析了長江經濟帶經濟發展的時空格局與演化趨勢。然後基于産業結構對長江經濟帶108個城市的經濟發展階段進行劃分,深入分析了産業結構的時空變遷曆程與空間關系。最後在分析長江經濟帶各行業綜合發展水平與結構的基礎上,構建産業專業化和多元化集聚指數。相比于傳統的統計性描述和現狀分析,本文運用ArcGIS10.2的可視化工具、Getis-Ord Gi*的熱點分析工具和标準差橢圓工具對産業集聚的時空演化特征與空間關系以可視化地圖的方式進行了更形象的展示與更直觀的剖析。

2.考慮到傳統面闆模型在本文的研究中無法将城市間存在的空間效應納入其中,因此本文運用空間計量模型進行建模,在推導産業專業化集聚指數與多元化集聚指數的函數關系的基礎上,分别檢驗長江經濟帶兩類産業集聚對經濟産出的影響,進一步引入産業結構這一變量更為深入的考察了産業集聚與産業結構的協同經濟效應,挖掘不同産業發展階段、不同城市規模下産業專業化集聚與多元化集聚經濟效應發揮的适用性規律。

3.目前,關于産業集聚促進經濟效率的研究對象主要限定在省際樣本,且尚未有文獻針對長江經濟帶産業專業化與多元化兩種不同形态下的集聚模式與全要素生産率之間的影響關系與傳遞渠道進行更深層次的實證檢驗與分析。就此,本文運用空間杜賓模型對我國長江經濟帶不同模式的産業集聚與城市樣本的全要素生産率進行實證分析,其中包括了總體效應、直接效應與間接效應分析,并通過加入科教支持下産業集聚的知識溢出效應、大規模企業集群下産業集聚的規模效應以及産業結構調整下産業集聚的外部性三個闆塊進一步探索其傳遞渠道與機理。(第5章)

4.在前文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發現産業集聚能顯著提升區域經濟增長水平(既包括經濟産出也包括經濟效率),而地方政府官員在晉升激勵與績效考核的刺激下有動機通過提升産業集聚水平推動區域經濟增長進而獲取職位晉升的可能,因此在分析傳統經濟指标對産業集聚的影響基礎上加入地方政府官員任期這一分析視角着重探讨了當地市長、市委書記任期及年齡對當地産業集聚模式選擇産生的線性及非線性影響和差異性作用,并運用sys-GMM模型對估計結果進行了内生性檢驗。(第6章)

主要學術成果

[1]方敏,楊勝剛,周建軍,雷雨亮.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長江經濟帶産業集聚創新發展路徑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9(05):137-150.已發表,文章編号:10050566(2019)05 013714

[2]Min Fang,Shenggang Yang,Yuliang Lei.Residual contagion in emerging markets: ‘herd’ and‘alarm’ effects in informatization.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2019.(SSCI)已發表,DOI: https://doi.org/10.1007/ s10660-019 -09350 -x

 

[1]王修華,谷溪,王海成.外商直接投資究竟是天使還是魔鬼”——基于居民主觀幸福感的再審視.國際貿易問題.2016(11)143-153
[2]Xiuhua Wang
Xi Gu. Political incentives in firms’ financial reporting: evidence from the crackdown on corrupt municipal officials. Economics of Governance.201920(3)255-284.
[3]
王修華,谷溪.CEO薪酬粘性成因再探——基于民營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25(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