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題目 |
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對信息披露治理效應的影響研究 |
答辯人 |
谷溪 |
指導教師 |
王修華 |
答辯委員會 主席 |
潘敏 |
學科專業 |
金融學 |
學院 |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答辯地點 |
網絡答辯 |
答辯時間 |
2020年5月17日下午3:00 |
學位論文簡介
研究内容
全文共分為8章,具體章節内容概括如下:
第1章,緒論。結合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論和實踐分析選題背景,讨論本研究的理論和現實價值;接着對相關國内外文獻進行綜述,得到本文的研究視角和研究思路;進一步地,簡要介紹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最後,歸納本文的創新點。
第2章,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與信息披露的理論基礎。本部分首先對國有企業産權、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企業信息披露的内涵進行界定。在此基礎上,梳理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以及信息披露相關理論。
第3章,國企混改影響信息披露治理效應的機制分析。首先,對信息披露治理效應的分析維度進行界定,從資本市場信息披露效率性、及時性、以及合法合規性三個方面對國企混改的信息披露治理效應進行測度。在此基礎上,分析國有企業的公司治理困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破解國企公司治理困境的具體思路,得到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影響信息披露治理效應的理論分析框架。最後,基于理論分析和文獻梳理,得到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影響信息披露治理效應的三條機制:激勵機制、制衡機制、去行政化機制,并進一步深入分析了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通過三條機制影響信息披露效率性、及時性以及合法合規性的具體路徑。
第4章,國企混改與信息披露的現狀分析。對國企混改的曆程和上市國企信息披露質量的現狀進行梳理和分析。在上市國有企業信息披露的現狀分析中,主要從資本市場視角對信息披露效率性、及時性以及合法合規性的現狀和趨勢進行描述和分析。
第5章,國企混改對信息披露效率性的影響研究,本章以股價同步性作為度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效率性的代理變量,定量測度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效率性的影響,并實證檢驗了國企混改影響信息披露效率性的作用機制。此外,還從内部公司治理(CEO權力、兩權分離)和外部公司治理(壟斷程度和市場化程度)兩個角度進行分樣本異質性檢驗。
第6章,國企混改對信息披露及時性的影響研究。本章聚焦于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對信息披露及時性的影響。主要考察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否降低企業對壞消息披露的延遲(捂盤),提高信息披露及時性。并實證檢驗了國企混改影響信息披露及時性的作用機制。此外,還從内部公司治理(CEO權力、兩權分離)和外部公司治理(壟斷程度和市場化程度)兩個角度進行分樣本異質性檢驗。進一步地,基于“捂盤”理論,本章還實證分析了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對信息披露的治理效應能否降低上市公司股價崩盤風險,從而得到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影響資本市場極端風險的經驗證據。
第7章,國企混改對信息披露合法合規性的影響研究。本章主要檢驗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對信息披露合法合規性的治理效應。通過構建實證模型考察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規行為、違規類型和違規強度的影響,進而評價國企混改對資本市場信息披露合法合規性的實際治理效應。本章還實證檢驗了國企混改影響信息披露合法合規性的作用機制。并從内部公司治理(CEO權力、兩權分離)和外部公司治理(壟斷程度和市場化程度)兩個角度進行分樣本異質性檢驗。
第8章,優化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信息披露治理效應的對策建議。本章根據前文的研究結論,從國家、市場以及企業三個層面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促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信息披露治理效應的提升。
最後是本研究對全文研究結論的總結概括。
第一,本文的研究視角拓展了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經濟後果的相關研究。現有研究對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經濟後果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于經營業績、創新、薪酬業績敏感性、投資等方面(郭于玮和馬弘,2016;Lavie and Rosenkopf, 2006;解維敏,2019;Gupta,2005;蔡貴龍等,2018;羅進輝等,2008)。也有學者以民營企業作為研究對象,考察混合所有制改革對企業信息披露行為:信息披露及時性、文本特征和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朱大鵬,2019)。但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公司層面的影響,忽略了從資本市場層面分析國企混改的治理效應。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層面的信息披露治理效應與資本市場層面的信息披露治理效應存在差異。從公司層面來看,公司信息披露行為通過資本市場股價信号機制反作用于公司治理,實現公司層面信息披露治理效應的優化;而從資本市場層面來看,公司信息披露行為也決定了資本市場的信息披露環境,資本市場信息披露環境的提高能夠化解市場噪聲,糾正金融中介行為偏差,從而優化資本市場信息披露治理效應。本文基于資本市場視角,從信息披露效率性、信息披露及時性,信息披露合法合規性三個角度分析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信息披露治理效應。本文的研究為科學、嚴謹地評價國企混合所有制在改革的政策效果提供理論依據。
第二,本文綜合内、外部公司治理和公司治理結構與治理機制搭建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治理效應的分析框架,為公司治理理論提供了中國特色的思路。現有研究大部分單獨從内部治理或外部治理角度分析公司治理問題,這樣的分析框架在分析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公司治理效應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提出的一項頂層經濟改革設計,既包括企業層面的内部治理(治理結構與治理機制),又包括政府層面的外部治理(治理機制),是一種綜合的治理模式。為此,本文對國企公司治理困境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破解思路進行深入剖析,在分析國有企業“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治理困境的基礎上,結合“混”和“改”兩方面剖析混合所有制改革對企業内、外部公司治理以及治理結構和治理機制的影響,從而得到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公司治理分析框架,為全球公司治理提供中國經驗和智慧。
第三,本文在充分考慮到中國特殊的制度背景和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特征的基礎上,對國企混改影響信息披露治理效應的機制和路徑進行全面分析。由于中國經濟正處于中國特色市場經濟的轉軌階段,國有企業公司治理中同時存在比較嚴重的第一類和第二類代理問題。本文基于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治理效應分析框架研究發現,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通過激勵機制、制衡機制、去行政化機制三類作用機制改善公司治理、提高信息披露中信源、信宿和信道的質量,提升資本市場信息披露治理效應。進一步地,本文深入剖析了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通過公司治理影響信息披露效率性、及時性以及合法合規性的路徑。本文的研究為全面厘清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對資本市場信息披露治理影響機制和路徑提供了有益借鑒。
第四,本文的研究為資本市場信息披露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現有關于公司信息披露的相關研究大多聚焦于監管部門出台的一項新法規,或者公司(包括高管)的特征,而本研究發現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為一項公司治理領域的制度性改革能夠從本質上改善資本市場信息披露環境。
主要學術成果
[1]王修華,谷溪,王海成.外商直接投資究竟是“天使”還是“魔鬼”——基于居民主觀幸福感的再審視.國際貿易問題.2016年(11期):143-153頁
[2]Xiuhua Wang,Xi Gu. Political incentives in firms’ financial reporting: evidence from the crackdown on corrupt municipal officials. Economics of Governance.2019,20(3):255-284.
[3]王修華,谷溪.CEO薪酬粘性成因再探——基于民營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25卷(6期):1-20頁
讀研在金統
金大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