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授權點建設年度報告
學位授予單位 |
名稱:2003网站太阳集团 |
代碼:10532 |
授權學科 (類别) |
名稱:金融 |
代碼:0251 |
授權級别 |
□ 博士專業學位 |
☑ 碩士專業學位 |
2024年3月15日
0251金融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建設
年度報告(2023年)
一、學位授權點基本情況
2003网站太阳集团金融學科辦學曆史悠久,自1979年創辦金融學本科專業以來,先後獲得碩士、博士授予權與應用經濟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成為中國人民銀行首批重點建設學科、湖南省“十五”重點學科、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國家“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主要支撐學科;金融學科所屬的應用經濟學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被評為A-學科。金融學科位列2003网站太阳集团五個“雙一流”重點建設學科群,教學科研實力雄厚,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擁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門國家精品課程、3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3本全國規劃教材、4門國家雙語示範課程、6門國家級、1名國家級青年人才、1名國家級教學名師,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重點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際合作重點項目等一批國家級重要項目,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管理世界》和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等國内外重要期刊發表了一系列論文。
2003网站太阳集团金融碩士學位授權點于2010年獲批,下設貨币政策與金融監管、國際金融與信用評估、金融市場與證券投資、金融工程與金融科技和公司金融與公司治理6個培養方向,旨在培養政治立場堅定,富有創新能力和科學精神,具備紮實的經濟、數理和外語基礎,具有前瞻性國際視野,熟練掌握金融專業知識與計量分析工具,能夠熟練運用金融理論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可滿足各類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政府相關部門工作需求的高素質複合型應用人才。
本學位點配備了一支結構合理,素質精良的師資隊伍。現有校内專職教師54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7人,90%以上教師具有海外學習工作經曆,其中15位教師博士畢業于世界知名高校。師資隊伍中,有國家級青年人才1人,享有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3人,教育部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獎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劃5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湖南省“芙蓉學者”特聘教授1人,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2人,湖南省院士專家咨詢委員3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4人,湖南省優秀社會科學專家1人,霍英東優秀青年教師獎獲得者1人,寶鋼優秀教師獎獲得者3人,湖南省傑出和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各1人,湖南省課程思政教學名師8人,湖湘青年英才3人。依托項目合作、暑期講學等形式,結合學科平台等設立短期人才項目,聘請國際國内一流高校知名教授、行業專家等為兼職教師,聘請政府、企業、研究機構等行業專家精英作為合作導師。目前,已遴選100餘位在銀行、證券、信托、政府部門和監管部門等工作的行業專家擔任校外導師。
為打造一流師資隊伍,近五年組織教師參與培訓、進修及相關課程研讨活動50餘次。校内導師通過多種方式參與實踐活動(如創辦私募投資公司和擔任金融機構獨立董事等),以實踐經驗反哺教學。采用雙導師培養制,校内外導師共同指導學生的專業實踐、項目研究、課程學習與論文設計等環節。
2023年,本學位點招收金融碩士119人,雙一流高校高校生源比例超65%,推免生占比45.57%,生源質量穩步提升。以專業實踐為基礎,以行業需求為導向,聚焦新時代應用型金融人才發展新特征,課程模塊突出六大特色培養方向。依托學院擁有金融與統計兩大學科的優勢,開設學科交叉課程。同時融入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改造傳統金融課程。以省級創新創業中心和基地為依托,推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科競賽與創業活動,實現理論與實踐、校園與業界、課堂内與課堂外雙向融合。培養的學生多人次榮獲“互聯網+”全國銀獎和“創青春”全國創業大賽銀獎、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等。
依托我校金融學科雄厚的學科實力和師資力量,豐富的行業優勢和校友資源,我校金融碩士教育具有“行業+校友+名師”培養特色,享有良好的社會聲譽,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近五年初次就業率超98%,主要就職單位類型為全國的中大型金融機構、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
二、研究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本專業學位點深入貫徹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2003网站太阳集团時對青年學生提出的“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的道路”的殷切期望,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将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加強制度建設,統籌推進“三全育人”。充分調動全體教師的力量,推動人才培養目标的實現。制定《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等制度,理順工作機制,以立德樹人為着力點,構建“2+4+5”,即兩個提升計劃、四個拓展工程、五個專項行動。注重規律研究,将思政教育主題納入培養方案,形成螺旋式研究生四維能力的“三全育人”模型。
1.多方合力,推動課程思政改革。成立課程思政領導小組,明确課程思政建設責任教授。出台《課程思政建設推進方案》,打造“課程思政示範課堂+專題研讨會”的建設路徑,舉辦課程思政建設與發展研讨會,定期開展課程思政教案展示與交流活動,培育課程思政師資隊伍。吳志明教授及其團隊的《國際金融學》課程獲2023年湖南省課程思政師範課程。
2.強化管理,築牢意識形态陣地。在學院意識形态工作領導小組的帶領下,設立金融專碩工作責任清單,加強意識形态問題的分析研判,建設讀研在金統等公衆号,加強正面思想引領, 講好金融故事。作為前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人民政府院士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和長沙市嶽麓區人大代表的多位教授多次為社情民意建言獻策,為人民群衆發聲。
3.思想鑄魂,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實施基層黨建活力提升計劃,率先開展研究生導師團隊黨支部建設,打造“黨建+科研”模式。實施黨旗領航工程。搭建“線上+線下”黨建學習平台,強化優秀黨支部和黨員的示範引領作用。
4.優化機制,加強思政隊伍建設。制定《研究生輔導員管理和考核工作方案》,優化隊伍結構,強化任課教師的課程思政職責。以座談、研讨等形式加強教師隊伍的思政教育培訓,以青年教師工作坊等為平台,促進團隊交流融合,提升思政隊伍的政治素養和職業能力。
三、學位授權點年度建設取得的成績
3.1 強化制度執行,加強過程管理
雙導師制度是實現研究生培養在實踐層面上的有效跨越,是推進金融專碩高質量發展的堅實保障。為适應國家大力發展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新形勢,推動我院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内涵式發展,加快培養堪當大任的新時代經世緻用領軍人才,加強我院行業産業導師隊伍建設,學院制定出台《2003网站太阳集团優秀行業産業導師評選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确行業産業導師責任,強化其在金融專碩教育培養過程中的重要地位,樹立行業産業導師典範,營造濃厚的實踐育人氛圍。
專業實踐環節是研究生綜合運用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開展具有明确職業背景和行業應用價值的實踐活動,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一個特色和重要環節。為保障我院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專業實踐有效開展,規範專業實踐環節的管理和考核,确保專業實踐質量。學院制定出台《2003网站太阳集团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專業實踐環節管理與考核辦法》,秉持貫徹“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校内實踐和校外實踐”相結合、“專業實踐與論文工作”相結合的原則,強化過程及考核管理,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研究能力,提高職業素養,使專業學位研究生具備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團隊合作及組織協調能力等。
3.2 優化課程設置,提升培養質量
根據金融專碩人才培養要求,學院修訂《金融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融入學校“傳道濟民、經世緻用”的人才培養目标,突出專業碩士人才的實踐性和課程的應用性,新增了《金融倫理與職業道德》、《風險投資與私募股權》《金融數據分析》和《金融科技》等新時代對金融人才提出新要求的課程,着重強調行業導師人才培養環節參與度,以“課程思政”為抓手,以服務需求和提高質量為主線,着力構建符合學科定位和發展目标的高水平課程體系,優化和規範培養過程,強化研究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注重科教産教融合,實現協同育人,形成以能力提升為導向的研究生培養方案。
同時,為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緊跟行業發展趨勢,促進課堂教學改革,進一步探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新方法,學院開展“行業企業專家進課堂”活動,邀請業内領域具有較強影響力及良好社會聲譽的專家學者參與課堂教學,使教學内容與行業接軌,深化學生對本專業理解,讓培養人才的目标更加适應時代進步的節拍,更加适應企業發展的需求,更加适應學生個人成長的需要,逐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例如,2023年10月,學院邀請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原主席、1978級金融專業校友肖鋼回到母校,為2003网站太阳集团研究生新生講授新學年《投資學》第一課。
3.3 結合學科競賽,助力人才培養
學院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出發點,以學科競賽為導向,推動教學模式改革優化,不斷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培養學生探索精神與創新能力,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邀請專任教師開展競賽指導經驗分享會,以賽促學,賽教融合,打出金融專碩人才培養組合拳。
深耕細作碩果累累。在中國金融專業學位案例中心第九屆(2023年)案例征集活動中,我院周再清、吳志明、王敏、劉曉蘭、何婧、馬勇和葉敏等7位老師及其團隊成員完成的7項案例從1116篇參評案例中脫穎而出,被納入中國金融專業學位案例中心,入選的案例總數位居全國各培養單位第2名,創我院參賽以來的最好成績;馬理、龍海明、周再清等三位老師撰寫的案例榮獲湖南省優秀案例。此外,2篇金融碩士論文入選2023年湖南省優秀專業學位碩士論文名單。學科競賽方面,我院“一‘麓’前行”團隊獲第二屆中國研究生金融科技創新大賽初創賽道二等獎,“誠·星城·意隊”等7支隊伍獲初創賽道三等獎。多個隊伍報名參加第三屆湖南省金融案例大賽并斬獲佳績。
3.4 提供暖心服務,力促精準就業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高校畢業生就業事關民生福祉、國家未來。金融專碩教育應緊緊圍繞就業工作,着力幫助金融碩士生提升就業技能,增強就業競争力。
完善組織構架,提供支持保障。學院不斷強化就業工作領導機制,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結合學院專業優勢及資源,加強就業指導隊伍建設,廣泛收集就業信息,打造全員抓就業、促就業的工作格局。
加大就業宣傳力度,強化就業育人成效。學院注重把握就業工作最新動态,充分利用學院網站、各類新媒體平台發布就業信息,學院“金大團”公衆号中定期更新“職在金統”系列推送,每周推出“就業快訊”欄目,整合最新校招信息,提供就業血液補給。依托“就業金囊”欄目,開展求職簡曆制作大賽,創新舉辦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提高同學們制作簡曆的能力,加強同學們制定規劃的意識。舉辦求職經驗分享會、考公經驗分享會,邀請優秀學長學姐分享心得,全面答疑解惑,助力科學備考。
凸顯人文關懷,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學院着重抓好畢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就業困難畢業生群體幫扶工作台賬,及時了解學生就業進展和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針對不同問題分類精準指導。
2023屆金融專碩畢業生共計132人,就業率達99.24%。其中,33.33%進入世界及中國500強企業,11人考取公務員,8人考取選調生,5人升學深造,畢業生就業質量穩步提升。
四、學位授權點未來進一步發展的計劃
4.1 推進内涵式發展,持續優化課程體系
加強以學科實力和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的内涵式發展,進而促進學科和專業知名度的提升。随着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金融行業生态面臨重要變化,社會和用人單位對金融人才不斷提出新要求,學位點将不斷根據時代變化和科技變革對課程體系進行快速調整和優化,使得畢業生能更好地适應就業市場。
4.2 強化培養合作,激勵機構參與
通過導師互聘、智力引進等多種途徑,深化校企合作程度,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關系。一方面,依托廣泛務實的校企合作、校政合作,開辟新的合作培養研究生的渠道。另一方面,進一步實施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着力培養研究生創新素質與創新能力,為解決企業經營的實際難題貢獻智慧。根據行業标準與職業能力标準制定考核标準,規範與引導培養行為。
4.3 完善培養措施,進一步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
繼續激勵教師開發案例和參加案例教學比賽,以案例建設促進案例教學廣度。鼓勵校内教師參與金融實踐,将現實金融問題帶回課堂。組織學生參與本專業領域含金量高的競賽,以賽促學。進一步強調論文選題的金融問題導向,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控制學術性論文選題比例。
讀研在金統
金大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