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网站太阳集团

首頁 -> 通知公告 -> 正文

0255保險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建設 年度報告(2023年)

時間:2024-03-22

 

學位授權點建設年度報告

 

 

 

學位授予單位

名稱:2003网站太阳集团

代碼:10532

 

授權學科

(類别)

名稱:保險

代碼:0255

 

授權級别

 博士專業學位  

 碩士專業學位

 

 

 

2024319

 

 



0255保險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建設

年度報告(2023年)

一、學位授權點基本情況

2003网站太阳集团保險學科發展始于1991年,是我國高等院校中較早建立的保險系科,1995年在金融學科下招收保險方向碩士研究生,2010年獲批保險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本學位授予點現有校内外師資47名,設有風險管理與保險精算研究所、養老金融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

近五年來,報考我校保險專碩人數與招錄人數的比例為6:1,來自985、211及“雙一流”建設學科學校的學生占比逐年上升,2023 年該比例超過70%。保險專碩學生在全國大學生精算建模技能大賽、湖南省研究生金融案例分析大賽、“慕尼黑再保險杯”精算數學競賽、“财信吉祥杯”保險知識競賽、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廈門大學保險與再保險論壇學生競賽等賽事中成績突出,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學科競賽獎勵20餘項。學生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就業質量好。

二、研究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本學位授予點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習總書記考察2003网站太阳集团重要講話精神,依托“讀研在金統”、“湘财精算圈”和“金大團”等微信公衆号搭建“線上+線下”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榮獲“湖南省創先争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稱号,入選省級基層黨建工作示範點,榮獲湖南省第四屆青年志願服務項目金獎1項。

在思政隊伍建設方面,建立了一支由輔導員、導師、班主任等組成的高素質思政隊伍,開拓全員育人新格局。2023年度2003网站太阳集团脫貧地區特色産業金融支持社會實踐團獲評共青團中央社會實踐“三下鄉”優秀團隊,一名教師獲評2003网站太阳集团“我心目中最敬愛的老師”,一名輔導員獲評湖南省輔導員年度人物,兩名輔導員獲評2003网站太阳集团2023年度“學生工作先進個人”。

在課程思政方面,成立課程思政領導小組,出台《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工作實施方案》;挖掘課程思政元素,開拓“課程思政示範課堂+專題研讨會”的建設路徑; 在《保險學研究》《社會保障》等課程開展思政試點,打造“頂層設計—元素挖掘—課程試點—效果反饋”的課程思政建設閉環。《保險精算學》課程榮獲2003网站太阳集团課程思政示範課程。 

三、學位授權點年度建設取得的成績

1.培養目标與标準

1.1培養目标

本專業學位依據學位授予标準确定培養目标與标準,依托統計學科優勢,培養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全球視野,具備紮實的經濟與數理基礎,系統掌握保險學、精算學和信息科技專業知識,能夠應用現代風險管理與精算方法等技術手段分析、解決實際問題,适應各類企業和政府公共部門風險管理、保險企業管理、保險監管、保險科技、精算咨詢等領域需求的高層次、交叉複合型人才。

1.2學位授權标準

完成不少于40 學分的課程學習,通過實習實踐考核,通過學位論文答辯,經學院和學校學術委員會審核,可以授予金融碩士學位。

2.基本條件

2.1師資隊伍

本學位授予點擁有校内師資25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12名,助理教授5名;校外師資22名,其中正高職稱3名,副高職稱7名,中級職稱12名。擁有全國保險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名、教育部創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1名、湖南省“百人計劃”1名、保險精算學科發展基金特聘教授1名。依托重大交叉項目培育計劃,組建了張琳、陳迪紅、張甯分别牽頭的大教學科研團隊。

2.2科學研究

本學位授予點錨定國家發展戰略和經濟社會重大需求,在國家金融風險管理、鄉村振興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2023年成功申報國家自科基金項目2項、湖南省自科基金項目1項,湖南省教改項目1項、中央教改課題4項、橫向課題4項,在《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North American Actuarial Journal》《Scandinavian Actuarial Journal》《Astin Bulletin》《農業技術經濟》《經濟科學》《社會保障研究》《保險研究》等國内外重要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榮獲湖南省保險學會第五屆年會優秀論文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張甯教授專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梯度融合”戰略路徑與制度安排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2.3實踐基地建設

本學位授予點建立适合不同培養方向的高水平實踐基地和聯合培養基地,構成多層次、寬領域的實踐教育教學體系,為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實訓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擁有1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中心,1個省級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3個院級創新創業訓練基地,1個創業模拟實驗室,1個院級金融實驗室,建成人保财險、中國人壽、太平洋人壽、太平财險、财信吉祥、平安人壽、平安财險、平安養老、中華聯合、大家人壽、富德生命人壽等40餘個實習基地。積極推進2003网站太阳集团與大家人壽、大家财險的戰略合作。成立實踐管理工作小組,對行業導師、實踐基地等情況進行跟蹤評估,形成人才需求與就業狀況的動态反饋。2023年張甯教授負責的“保險精算專業數字化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探索”“創新創業教育網鍊體系與實驗平台建設”入選教育部産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2.4獎助體系

本學位授予點研究生獎助體系豐富。設立學院優秀研究生新生獎學金、2003网站太阳集团研究生專項獎學金、财經教育獎學金、鴻儒獎學金、研究生助學津貼、學業獎學金、助教崗位津貼、助研崗位津貼、助管崗位津貼等豐富的研究生獎助體系。

2.5培養特色

第一,多源聚合。充分發揮“行業+校友+名師”培養模式的優勢,聚合政府職能部門、金融機構、業界翹楚和校友精英等多方面的社會資源以多種形式參與人才培養。第二,賽學互促。嚴抓金融碩士生社會實踐能力鍛造,以參加國内重要行業專業競賽為重要抓手,以學習促進競賽能力獲得,以競賽促進知識應用能力提升。2023年學院參加保險專碩教指委工作會議和保險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工作大會,張甯教授在大會中就我校保險碩士專業培養特色作專題報告。

3.人才培養

3.1招生選拔

2023年計劃招生全日制保險專碩26人,實際招生全日制保險專碩26人,其中保送生11人,統考錄取人數15人,錄取比約為6:1。在招生考試和錄取過程中,嚴格執行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研究生招生錄取管理辦法,錄取過程嚴謹規範公平。

3.2思政教育

本年度開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在《保險學研究》《社會保障》等課程開展思政試點。實施研究生黨建活力提升計劃,搭建“線上+線下”黨建學習平台,強化研究生優秀黨支部和黨員的示範引領作用。

3.3課程教學

嚴格執行學校制定的《全日制研究生課程教學管理規定》《教學事故認定與處理辦法》等教學管理制度。2023開設《非壽險精算實務》《風險管理研究》《壽險精算實務》《保險科技》《保險數理基礎》和《保險理論前沿研究》等核心課程。2023年度張甯教授和王敏老師作為主要參與人,榮獲全國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保險數理基礎》教學團隊獲評全國保險專業學位研究生在線示範課程計劃建設團隊、《保險數理基礎》課程獲評湖南省研究生精品示範課程。

邀請業界專家,舉辦了《精算發展熱點分享》《非壽險精算在省級分公司應用與實踐》《壽險精算實務》《新能源車險:老問題的新煩惱》等10餘次熱點實務問題專題講座,以及《保險專碩職業道德與職業論理》《保險精算專業職業道德與生涯規劃》《精算師職業探索》《精算師與壽險公司發展戰略》等10餘次職業生涯規劃講座。邀請海内外知名學者舉辦《人口老齡化與養老金融》《金融科技發展如何影響系統性風險》《Pricing and Hedging Cybercrime from News Narratives》《Natural Disaster and Household Risk Taking》《俄烏沖突背景下的産業、風險和投資》等30餘場學術講座。

獲評第三屆全國保險專業學位入庫教學案例2項,同時積極組織教師參加2023年度全國保險專業學位優秀教學案例評選和全國保險碩士專業學位論文集論文評選,選送9篇優秀專業碩士教學案例和2篇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參加評選;組織教師參加2023年湖南省專業學位研究生優秀教學案例申報,1篇案例獲評湖南省教育廳專業學位研究生優秀教學案例。

3.4導師指導

學位授予點現有校内導師25人,校外導師22人,每名導師本年度平指導保險碩士3人;所有專業課程任課教師均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或博士學位。本年度舉辦保險專碩校外導師聘任儀式,聘請知名企業家、創業成功人士、專家學者、優秀校友作為校外導師,新增校外導師5人,建立了校外創業導師專家庫。成功舉辦保險人才培養校内校外導師座談會。定期舉辦跨院系、跨專業的青年教師讀書會、教研下午茶、思政磨課會、案例研究會。導師參加培訓或相關進修、課程研讨活動,平均每人2.5次。6位導師指導專碩學生參加2023年第三屆湖南省研究生金融案例分析大賽,榮獲二等獎1項。

3.5實踐學習

圍繞“十四五”規劃建設和“雙一流”學科建設,引導學生為國家戰略建設服務,依托專業特點開展業界精英進課堂特色實踐教學活動。與平安财險湖南省分公司共同承辦“保險聯播大賽”,與吉祥人壽總公司共同主辦“保險知識競賽”,組織指導學生參加中國國際“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創新創業大賽、“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精算建模技能大賽、“平安保險數字科技”大賽、“慕尼黑再保險杯”精算數學競賽、“研究生風險管理案例競賽”等重要賽事,以賽促學。由張甯教授擔任第一指導老師指導的“薪火芳華”項目斬獲第十三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銀獎,同時獲第十四屆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創業實踐類一等獎。

3.6學術交流

2023年度學位授權點師生參與2023中國保險與風險管理國際年會、第十四屆中國風險管理與精算論壇、2023年保險财會與精算理論和實務研讨會、第六屆中國健康經濟學論壇、中國精算師協會2023精算教育論壇、2023廈門大學保險與再保險論壇等多項國内外學術會議,并作題為《Advanced Educa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China’s Insurance Market》《Long-term Care Insurance and Household Living Expenditures: Evidence from China》《Market Expansion or Business Stealing? Estimating a Structural Model of Competition between Property and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Supply Expansion of Long-term Support & Service: Evidence from China’s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Pilot》等學術報告,多篇論文入選《2023年中國保險與風險管理國際年會論文集》。主辦第五屆互聯網與數字經濟論壇、《計量經濟學報》第二屆“大數據計量經濟學理論與應用——時變計量經濟學模型理論與應用”研讨會、中國特色金融發展與中國式現代化學術研讨會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金融研究中心揭牌。2023年保險專碩學生參加國内外各類學術會議總計十餘人次。

3.7質量保證

本專業學位論文選題主要來源于導師的應用課題或現實問題,涵蓋系統性風險防範、保險行業标準化建設、保險改革、民生保障、社會治理等主題,在類型上涉及研究報告、案例分析以及其他研究性論文。在各類論文抽檢、評審中的情況和論文質量良好,沒有不合格論文。

3.8學風建設

本學位授予點注重學風教育,加強學術道德規範教育,有完善的學術不端處罰機制,無學術不端情況發生。

3.9管理服務

學院設立研究生教學管理辦公室,配備專職管理人員2人,負責研究生教學的日常管理。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配備2名研究生專職輔導員以及2名研究生助理輔導員,負責開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日常管理工作。

學院召開研究生課堂教學學生交流會和優秀研究生畢業座談會,了解學生需求,發現培養環節存在的問題。在研究生各類獎學金評定中,吸納兩名研究生代表參加研究生獎學金評定工作小組。在評獎全流程與各環節,均堅持公開、公正和公平原則,獎學金評定政策、工作流程對外公開,評選結果及時公示,全程接受全體研究生的監督。開展常規性在校研究生滿意度調查,在校研究生滿意度高。

3.10就業發展

建立完善的人才需求與就業動态反饋機制,通過學院網站、學院公衆号與湘财精算圈發布就業狀況報告,2023年學生就業率100%,畢業生在金融領域工作的比例為80%。用人單位意見反饋和畢業生發展質量調查結果反映良好。

4.服務貢獻

充分利用保險學科優勢、特色與影響力,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和重大需求,積極參與保險業十四五規劃和保險保障基金十四五規劃的咨詢工作。張琳教授多次提出關于關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健全與完善以及“惠民保”監管的問題的提案。張甯教授主持完成省領導交辦重大智庫項目(省社科重大)《湖南省養老産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劉健鈞教授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組織召開的“促進自貿港金融開放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中作為金融研究界代表,作了《立足三大優勢讓海南綠色金融根深葉茂》專題發言,受到省領導肯定。我院中國特色金融研究基地”成功獲批湖南省社科研究基地

四、學位授權點年度建設存在的問題及下一年度改進計劃

1.目前存在的問題

從社會需求和内涵提升兩方面審視保險碩士研究生教育發展,本學位授權點也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随着人才培養結構的調整,培養的理念、模式、手段和标準等亟需跟進;“應用型”導師隊伍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要充分發揮校外導師在學生日常指導中的作用;在調整培養結構的同時,培養規模還需進一步擴大;需繼續引入高水平師資,加強校内校外師資聯動。

2.持續改進計劃

2.1 全面實施教學改革,進一步創新研究生培養措施

更新人才培養觀念,以提高培養質量為根本,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健全研究生培養體系、質量标準與質量監控措施,創新高層次複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和培養管理手段;通過校企合作、導師互聘、智力引進等多種方式和途徑,開辟新的合作培養研究生的渠道,依托廣泛務實的校企合作、校政合作,充分利用學院優質資源,加強研究生專業實踐環節;進一步實施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營造研究生創新氛圍,着力培養研究生創新素質與創新能力。

2.2 努力打造學科特色,聘任高水平導師

适應創新型、複合型人才培養需要,本學位授予點需要不斷探索學科提質路徑,使專業碩士的培養目标和模式更為明确。我們需要建設一支高水平研究生導師隊伍,計劃大力引進和培養高水平的熟悉實務的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采取切實措施培養中青年學術骨幹的應用實踐能力,選聘一批有豐富創新實踐經驗的高素質應用專家充實導師隊伍。選派優秀教師到保險機構、企事業單位、社區挂職鍛煉。以項目合作、建立産學研基地等多種形式對接一線企業需求,培養導師創業素質和創業教學能力。

2.3加大培養投入,優化研究生教育資源配置

正确處理研究生教育發展規模、結構、質量的關系,以學院自籌資金為主,積極争取國家、學校、地方财政支持,籌措研究生教育與建設經費,在學院科研基地與平台建設的總體框架下,重點做好研究生實踐教學、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建設工作,加強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研究工作,加強研究生核心課程及教材建設,實踐基地建設;加強教學保障條件建設,進一步改善導師指導條件和研究生學習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