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經濟年鑒》編輯部組織評選的2021年世界經濟學“最佳論文TOP10”榜單揭曉,我院馬理教授與其指導博士生文程浩在《經濟研究》合作撰寫的論文《美國利率調整和稅率調整的影響與我國應對措施研究》,入選“全球宏觀經濟學2021年最佳中文論文TOP10”榜單。
該文發表于《經濟研究》2021年第1期,概要呈現于《世界經濟年鑒2022》中。此次入選是馬理教授第二次獲得該獎項。此前,馬理教授與其指導博士生何雲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研究員牛慕鴻在《金融研究》2020年第4期合作撰寫的論文《對外開放是否導緻銀行業的風險上升——基于外資持股比例與海外資産占比的實證檢驗》獲評“國際金融學2020年最佳中文論文TOP10”。
《世界經濟年鑒》是中央級期刊(CN11-3103/F),創于1979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主辦,是1949年以來中國最早的少數學術年鑒之一,自2014年始轉型為學術評價類年鑒。世界經濟學及其子學科年度“最佳論文TOP10”榜單是由《世界經濟年鑒》組織2300餘名全國高校和研究機構的一線相關學者評選的,其中還包括中國世界經濟學會理事400人。入選論文的名次基于引用數據、下載數、專家投票數和論文所在期刊的影響因子等最終确定。候選論文選自最具影響力的全球中英文相關期刊。
馬理,現任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授與博士生導師,湖南省芙蓉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03网站太阳集团嶽麓學者,中國國際金融學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貨币銀行與金融風險等。廈門大學博士,武漢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後。曾任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與博士生導師、德國奧爾登堡大學客座教授、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訪問學者。
論文摘要
《美國利率調整和稅率調整的影響與我國應對措施研究》:美國近年來針對經濟發展狀況頻繁調整利率政策與稅率政策,這些政策對其他國家有較強的溢出效應,但目前對其傳導機理與傳導效果尚缺乏深度的理論分析。本文構建了兩國的動态随機一般均衡(DSGE)模型,在開放經濟背景下研究了美國的利率調整(以加息為替代)與稅率調整(以減稅為替代)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結論顯示:美國加息會對中國經濟産生較大的負面沖擊,在短期内會導緻中國的産出、資本投入、淨出口與就業率出現下降,在長期中,雖然下降趨勢有所緩和,但對資本外流與淨出口的負面影響非常大;美國減稅在短期内對中國經濟有負向沖擊,但在長期中影響較弱。相應的政策建議是:認真評估美國利率調整的沖擊方向、力度和影響,關注國内的通脹水平與進出口,向市場靈活适度的定向提供流動性,增加産出與提高就業率;加強監控,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資本外逃與淨出口下降;減稅降費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推進經濟結構調整;預估可能産生的貿易摩擦與政治矛盾,提前做好防範預案。
《對外開放是否導緻銀行業的風險上升——基于外資持股比例與海外資産占比的實證檢驗》:對外開放是否導緻商業銀行的風險上升,以往學者的研究結論并不統一。本文基于中國392家商業銀行的微觀數據,檢驗了“引進來”(用外資持股比例作為替代指标)與“走出去”(用海外資産占比作為替代指标)對商業銀行風險承擔行為的影響。結果顯示:對外開放與商業銀行的風險之間呈現非線性曲線特征并存在臨界點;對中小型商業銀行而言,過高的外資持股比例與過低的境外投資規模會帶來風險;對大型商業銀行而言,境外投資規模存在一個阈值區間,在阈值區間内,可能導緻銀行風險上升。政策建議是:外資參股中小型商業銀行的比例可能不宜過高,鼓勵中小型商業銀行加大境外投資力度,大型商業銀行可以根據特定時期的目标來調整對外開放策略,同時應強化風險預警與防範手段,在堅持與擴大銀行業對外開放的背景下,實施宏觀審慎原則,維護我國金融體系的整體穩定。
讀研在金統
金大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