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网站太阳集团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金統院這群輔導員能處——關鍵時刻,他們真上!

時間:2022-04-03


 

3月26日,疫情突然來臨,讓所有人措手不及, 原本熱鬧喧嚷的校園,突然就“靜止”了。昨天還在互道“周末快樂”的他們——2003网站太阳集团輔導員,第一時間響應,奔赴一線,為數千名學生築起了“生命守護牆”。

“别緊張,我們在一起

謝君接到疫情消息後,第一時間摸排學生信息,全盤摸清“自己的學生到底在哪裡,是否安全”。她通過下寝室、打電話、聊微信等方式,關心着自己的“孩子們”,并為他們進行心理疏導等,确保孩子們每天“吃得好、睡得好、學得好”。為了不讓家長們擔心,她還每天在家長群裡發布學校最新的“抗疫動态”,并向家長們承諾:“我一直在,你們不用緊張,孩子們我會盡全力替大家照顧。”有了這句承諾,家長們對學校充滿了信心,“我們家長們不要恐慌,老師會照顧好我們的孩子的”“都不要擔心,學校肯定會盡快解決的”……

 

謝君和學生、家長通過微信聯系

“我人在家裡,但心一直在學生那裡”

夏浩接到通知後第一時間返校,履行了在孩子們入學時她許下的承諾:“隻要你們需要的時候,我永遠會在你們身邊”,卻做不到昨天答應自己女兒的:這個周末媽媽哪兒也不去,就在家陪你。夏浩說:“他們面臨着考研複試、春招求職、畢業論文等一系列的壓力,我必須在他們身邊。”誰料,突然接到了社區通知,要求居家隔離。人在家中,她的心卻一直挂念着學生,通過電話等方式一對一聯系學生,提供複試和求職指導。此外,夏浩作為學院的心理專幹,主動請纓,和其他年級焦慮情緒較為嚴重的學生聯系,幫助緩解和疏導他們的不良情緒,讓他們以最好的狀态迎接挑戰。

 

夏浩給學生送藥

“沒想到我的‘抗疫’朋友圈火了”

3月26日下午,一通調令讓周斌在負責自己所帶的五百餘名碩士生、博士生之餘,還充當起了“棟長”的角色:“周老師,望麓橋3棟學生公寓是南校區各學院研究生,學生情況複雜,缺少樓棟負責老師,你可以去嗎?”“我可以!”沒有猶豫,也沒有遲疑。這棟公寓樓裡住着來自兩個校區11個學院的研究生,為了盡快“摸清底牌”,做到心中有數,他迅速組建起由25名研究生骨幹組成的管理團隊,以志願活動的形式帶領學生去食堂領餐、取餐、配餐。除了保障學生飲食,他還要負責望麓橋園區的核酸檢測、數據統計及報送、志願者招募及管理等工作。每天忙完就已經是淩晨,但他始終堅持在睡前的零碎時間用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抗疫故事,傳遞抗疫正能量。

 

周斌的抗疫朋友圈

“我和我的親密戰友在一起,挺好的”

楊晨在這場“疫情遭遇戰”裡多了一個“親密戰友”——放在辦公室裡的行軍床。疫情發生後,他住進了辦公室,不管有任何緊急任務,他總是第一個到。白天,他在志願者、就診陪護員、核酸檢測點協調員、樓棟負責人、物資配送員、事物調解員等各種角色中不斷切換,夜晚,他回到辦公室,開始一對一聯系學生,關心學生的近況,為學生修改簡曆、傳授面試經驗等等。疫情打亂了很多計劃,但是他深知畢業班學生升學和就業的進度不應該中止。他說:“每天都挺累的,但是也要堅持,而且,我還有我的‘戰友’陪着我呢。”

 

 

學生抗疫筆記裡楊晨的“小窩”

“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總希望為别人撐傘”

兩年前的今天,劉斌還是金統院的一名研究生骨幹,居家上課、雲端戰疫,現如今,他成為了一名輔導員,全力響應,奔走“疫”線。和本科生不同,學院的八百餘名研究生分布在不同的樓棟、不同的樓層,情況相當複雜,疫情發生後,他第一時間向有經驗的輔導員取經,并結合自己當初作為學生幹部的所思所悟,取長補短,組織研究生黨員和骨幹成立“抗疫衛士突擊隊”,選配各樓棟“棟長”,做好網格化服務,并借助分發防疫物資等機會走訪宿舍,确保信息摸排不落一人、組織關懷不少一人。他說:“那時候是輔導員為我們撐傘,現在這把傘接力到我這裡了,我要撐住、撐好。”

 

劉斌組織“抗疫衛士突擊隊”分發抗原自測試劑盒

“我是張大白,我送的不是飯,是溫暖”

疫情發生後,張宇一直堅守在望麓橋園區,除了照顧自己所帶的三百餘名大一新生以外,他還充當着望麓橋園區兩千餘名學生的“張大白”,協助做好學生一日三餐的領取和配送等相關工作。每天晚上,他會提前統計好用餐人數,由于人數多、工作量大,他常常要到晚上十一點多才能将信息統計完畢,第二天早上六點多,他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将早餐分發到各樓棟去。他說:“一日三餐,幾千份飯菜。從統計人數到聯系食堂、取餐搬運、樓棟分發,這些就是我的日常,有時候也會覺得累,但看到同學們能按時吃上熱乎乎的飯,我的疲憊就全都消失了。”

 

張宇在望麓橋園區分發盒飯

“弟弟妹妹們的事情,一件都不能耽擱”

去年剛留校的王家琪接到“就地靜止”通知後,“立刻行動”,趕到樓棟和值班員一同維持秩序,勸返有意向外出的同學。除了要摸清自己帶的四百餘名學生的去向,安撫學生情緒外,她還要負責學生公寓A棟的“包幹”工作。A棟一共有三百多間寝室,為了做到“精準摸排”,她一間一間寝室走訪,并叮囑大家務必完成每日的“全員核酸”。她說:“弟弟妹妹們的事情,一件都不能耽擱。”學生生病了,她第一時間陪同前往校醫院看病,時刻關注學生的狀态;大三的學生申請保研夏令營需要很多材料,她親力親為,為學生開具證明、打印成績單、寄送快遞……她和學生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有任何問題,随時與我聯系。”

 

王家琪時刻為學生排憂解難

 

“誰說站在光裡才算英雄,此刻,為學生默默奮戰的輔導員就是英雄”,他們是衆多高校輔導員中的一員,從未想過要成為誰的英雄,卻在關鍵時刻,成為了走在最前面的人,隻因他們時刻牢記着自己是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通訊員:蘇雅倩

素材來源:2003网站太阳集团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