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曆久彌堅。在中國共産黨成立百年之際,追憶百年曆史,重溫偉大夢想;夢想指引方向,步伐愈發铿锵。
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湖大研工特别開展“領學黨史”網絡巡禮,邀請百位研究生輔導員、導師、研究生精讀領學百年輝煌黨史,教育引導研究生認識和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曆史必然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曆史必然性。今天,特别邀請2003网站太阳集团研究生輔導員蘇雅倩老師領學1948年黨史。
2003网站太阳集团研究生輔導員蘇雅倩老師
我是2003网站太阳集团研究生輔導員蘇雅倩,201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産黨,最近我精讀學習了1948年黨史。今天我将帶領大家一起重溫這段光輝曆程,從黨史中尋找前行的力量。
黨史上的1948年
1月
1月1日,由國民黨各民主派别聯合組成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在香港成立,并發表宣言,明确提出要“推翻蔣介石賣國獨裁政權”。5日至19日,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沈鈞儒、章伯鈞在香港召開民盟一屆三中全會,調整和充實了民盟領導機構,恢複活動,并發表宣言,主張采取革命方法,反對國民黨反動政府和美國的對華政策。中共中央發言人對民革的成立和民盟恢複活動表示歡迎,并指出:這“表示反對美國帝國主義與蔣介石反動統治集團的民族民主運動的統一戰線,是何等廣闊”。
1月12日,任弼時在西北野戰軍前委擴大會議上發表《土地改革中的幾個問題》的講話,分析土地改革中發生“左”傾錯誤的原因,提出糾正的原則和方法。講話中具體地說明劃分農村階級的正确标準和農村中的主要階級成分的最根本的情形;全面闡述鞏固地團結中農的問題,以作為《中國土地法大綱》的補充;指出對知識分子即腦力勞動者要采取争取團結教育政策,使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并指出對工商業不要采取冒險政策,就是地主富農經營的工商業,也不應當沒收;還指出對開明紳士也要采取保護政策,以利于團結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講話中宣布:“共産黨是堅決反對亂打亂殺與對犯罪者采用肉刑的。”中央當即把這個講話作為指導文件轉發全黨,并迅即在報紙上公開發表。這篇講話在使土地改革和群衆運動走上正軌中起了關鍵性作用。
1月18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目前黨的政策中的幾個重要問題》的指示,論述在各種不同情況下反對右傾錯誤和“左”傾錯誤的問題、土地改革和群衆運動中的一些具體政策問題、人民民主專政政權的性質問題和革命統一戰線中領導者同被領導者的關系即無産階級的領導權問題。在這以後,中央還發出一系列指示,其中有《在不同地區實施土地法的不同策略》、《糾正土地改革宣傳中的“左”傾錯誤》、《新解放區土地改革要點》、《關于土地改革中各社會階級的劃分及其待遇的規定》(草案)、《老區半老區的土地改革與整黨工作》、《關于工商業政策》、《關于民族資産階級和開明紳士問題》、《黨的政策必須适時地向群衆公開》、《再克洛陽後給洛陽前線指揮部的電報》、《新解放區農村工作的策略問題》、《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黨工作》。這些文件提出黨的團結鄉村和城市中的絕大多數人口、恢複和發展工農業生産的方針,使農村政策、城市政策、新區政策、工商業政策、統一路線政策逐漸完整和系統化,糾正了在革命高潮中出現的種種“左”的錯誤。
1月1日,由國民黨各民主派别聯合組成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在香港成立,并發表宣言,明确提出要“推翻蔣介石賣國獨裁政權”。5日至19日,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沈鈞儒、章伯鈞在香港召開民盟一屆三中全會,調整和充實了民盟領導機構,恢複活動,并發表宣言,主張采取革命方法,反對國民黨反動政府和美國的對華政策。中共中央發言人對民革的成立和民盟恢複活動表示歡迎,并指出:這“表示反對美國帝國主義與蔣介石反動統治集團的民族民主運動的統一戰線,是何等廣闊”。
1月12日,任弼時在西北野戰軍前委擴大會議上發表《土地改革中的幾個問題》的講話,分析土地改革中發生“左”傾錯誤的原因,提出糾正的原則和方法。講話中具體地說明劃分農村階級的正确标準和農村中的主要階級成分的最根本的情形;全面闡述鞏固地團結中農的問題,以作為《中國土地法大綱》的補充;指出對知識分子即腦力勞動者要采取争取團結教育政策,使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并指出對工商業不要采取冒險政策,就是地主富農經營的工商業,也不應當沒收;還指出對開明紳士也要采取保護政策,以利于團結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講話中宣布:“共産黨是堅決反對亂打亂殺與對犯罪者采用肉刑的。”中央當即把這個講話作為指導文件轉發全黨,并迅即在報紙上公開發表。這篇講話在使土地改革和群衆運動走上正軌中起了關鍵性作用。
1月18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目前黨的政策中的幾個重要問題》的指示,論述在各種不同情況下反對右傾錯誤和“左”傾錯誤的問題、土地改革和群衆運動中的一些具體政策問題、人民民主專政政權的性質問題和革命統一戰線中領導者同被領導者的關系即無産階級的領導權問題。在這以後,中央還發出一系列指示,其中有《在不同地區實施土地法的不同策略》、《糾正土地改革宣傳中的“左”傾錯誤》、《新解放區土地改革要點》、《關于土地改革中各社會階級的劃分及其待遇的規定》(草案)、《老區半老區的土地改革與整黨工作》、《關于工商業政策》、《關于民族資産階級和開明紳士問題》、《黨的政策必須适時地向群衆公開》、《再克洛陽後給洛陽前線指揮部的電報》、《新解放區農村工作的策略問題》、《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黨工作》。這些文件提出黨的團結鄉村和城市中的絕大多數人口、恢複和發展工農業生産的方針,使農村政策、城市政策、新區政策、工商業政策、統一路線政策逐漸完整和系統化,糾正了在革命高潮中出現的種種“左”的錯誤。
土地改革中的幾個問題
2月
2月24日—3月3日,西北野戰軍取得宜川戰役大捷,殲敵五個旅,共二萬九千餘人,從根本上改變了西北戰場的形勢。4月21日,收複被敵人侵占了一年又一個月零三天的延安。
3月
3月8日-14日,陳謝部隊和陳粟大軍一部攻克秦晉豫要沖洛陽,殲敵一萬九千餘人。為再求殲敵有生力量,18日又主動撤出,4月5日再克洛陽。洛陽戰役的勝利,形成了中原三軍會合,共同殲敵。劉鄧、陳粟、陳謝三路大軍南進以來,轉戰江淮河漢之間,形成“品”字形的态勢,進而完成面的占領,建立了強大的中原解放區,起了決定性的戰略作用。
3月23日,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黨中央領導機關在陝北吳堡縣川口東渡黃河,經晉綏解放區前往晉察冀解放區。以後于4、5月相繼到達西柏坡,中央工委随之與中央合并。
4月
4月1日,毛澤東在山西興縣蔡家崖村晉綏幹部會議上講話,總結土地改革工作和整黨工作的經驗,闡述了中國共産黨在當前曆史階段的總路線和總政策是“無産階級領導的,人民大衆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黨在土地改革工作中的總路線和總政策是“依靠貧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别地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發展農業生産”。
4月27日,山東兵團攻克“魯中堡壘”濰縣(今濰坊市),山東解放區完全連成一片。
4月30日-5月7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在河北阜平縣城南莊舉行會議,并有陳毅、粟裕、李先念、彭真、聶榮臻、薄一波等參加。會議研究如何發展戰略進攻,采納了粟裕提出的暫不渡江的意見,決定先集中兵力在中原打大仗,盡可能多地把敵軍主力消滅在長江以北。會議還研究和決定如何在已經連成一片的華北、中原解放區建立、加強統一的中央局、政府和軍區及其他多項奪取全國勝利的部署。毛澤東在會上發出了“軍隊向前進,生産長一寸,加強紀律性”的号召。
4月30日,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國際勞動節口号,提出“打到南京去”的号召,并号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讨論并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5月1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緻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李濟深、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沈鈞儒,提出先行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希望民革、民盟與中共共策進行。中國共産黨的号召,當即得到民革、民盟和其他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海外華僑團體、無黨派民主人士的熱烈響應。從8月起,各方面代表陸續到達解放區,與中共代表共同進行新政協的籌備工作。
5月
5月9日,中共中央及中央軍委決定将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個解放區及其領導機構合并,組成華北局、華北聯合行政委員會和華北軍區。劉少奇兼任華北局第一書記。同時,還決定加強中原局,成立中原軍區,劉鄧大軍及陳謝部隊改為中原野戰軍。鄧小平任中原局第一書記。8月,經過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讨論決定,華北聯合行政委員會改為華北人民政府,董必武當選為人民政府主席。這個在華北四千四百萬人口的區域建立的黨和黨外民主人士合作的統一的人民政府,就是行将誕生的新中國的中央人民政府的雛形。
5月17日,晉冀魯豫軍區部隊經過72天的争奪,在這一天攻克晉南重鎮臨汾,晉冀魯豫與晉綏兩個解放區聯成一片。敵人孤立據點臨汾的解放,為進軍晉中消滅山西閻錫山部主力創造了有利條件。6月11日至7月21日,這個兵團及地方武裝進行了晉中戰役,以少勝多,連續殲敵十萬餘人,解放了除太原以外的晉中地區。
6月
6月15日,由《晉察冀日報》和晉冀魯豫《人民日報》合并而成的中共華北局機關報《人民日報》在河北省平山縣裡莊創刊,毛澤東為《人民日報》題寫報頭。1949年3月15日,人民日報社遷入北平。同年8月1日,中共中央決定将《人民日報》轉為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機關報,并沿用1948年6月15日的期号。
《人民日報》版面
6月17日-7月6日,華東野戰軍在中原野戰軍一部的配合下進行了豫東戰役(包括開封戰役和睢杞戰役)。這是一次包括攻堅戰和運動戰在内的規模較大、持續時間較長的大兵團作戰,一度攻克河南省會開封,殲敵數量由過去一次戰役殲滅一個整編師(軍)增加到兩個整編師以上的集團,計九萬三千餘人。這是全國軍事形勢發生巨大變化的開始。
7月
7月下旬—8月31日,東北局召開首次城市工作會議。這時,東北全境接近解放,土地改革基本完成,黨的工作重心開始由鄉村轉向城市。9月15日,東北局常委張聞天寫成《關于東北經濟構成及經濟建設基本方針的提綱》,并于30日上報中央。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的報告吸收了這個提綱的一些思想。
7、8月,華北局黨校、華北軍政大學和華北大學先後開學,部分解放區幹部和從各地到解放區的學生被抽調入校學習,為提高幹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培養黨的幹部發揮了重要作用。
8月
8月1日-22日,全國第六次勞動大會在哈爾濱舉行。大會号召全國工人階級,緊密團結各階層人民,積極支援人民解放軍,迅速實現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新中國的曆史任務。大會還決定恢複中國工人階級統一的全國組織中華全國總工會。
8月22日,中共中央就國民黨統治區的鬥争要有清醒的頭腦和靈活的策略問題發出指示。當時,蔣介石政權在軍事、政治和經濟上都臨近崩潰,對人民實行瘋狂的大規模的鎮壓和屠殺。中共中央及時指出,黨在國民黨區的工作“不要犯冒險主義的錯誤”,“在城市方面,應堅決實行疏散隐蔽、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的方針”,以免“将城市中多年積聚的革命領導力量在解放軍尚未逼近、敵人尚未最後崩潰之前過早地損失掉”。上海、北平以及其他各地黨的地下組織在中共中央正确方針的指導下,堅持隐蔽鬥争,為配合解放和接管城市進行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9月
9月8日-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即“九月會議”。在會前,先開了11天的預備會議。會議根據戰争形勢的發展,提出了建軍五百萬,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從1946年7月算起)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的反動統治的偉大戰略任務。為此,要求軍隊向前進,作戰方式由遊擊戰争過渡到正規戰争;重申和完善城南莊會議的戰略計劃,要求各戰略區在戰争第三年打更大規模的殲滅戰,即人民解放軍仍然全部在長江以北和華北、東北作戰,求殲國民黨軍的重兵集團。為此,必須一方面,将戰争所需要的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大量地從國民黨方面和國民黨區域去取給;另一方面,必須用一切努力恢複和發展老解放區的工業生産和農業生産。為此,會議作出關于執行請示報告制度的決議,指出:用最大的努力克服無紀律狀态和無政府狀态,克服地方主義和遊擊主義,将一切可能和必須集中的權力集中于中央和中央代表機關手裡。10月10日,中央發出關于這次會議的黨内通報。
9月12日,東北野戰軍發起遼沈戰役。蔣介石命令國民黨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第1兵團司令官鄭洞國率其嫡系新7軍和曾澤生的第60軍共六個師固守長春,以策應南線作戰。此時曾澤生開始進行起義準備工作。
遼沈戰役戰略圖
10月
10月10日-15日,東北野戰軍一部在塔山地區浴血奮戰六晝夜,成功地阻擊住從葫蘆島援錦的敵軍“東進兵團”。14日至15日,東北野戰軍主力經過31個小時的激戰攻克錦州,把蔣介石在東北溝通華北的咽喉一舉切斷。17日,被長久圍困的長春守敵一個軍宣告起義;19日和21日,長春守軍一個軍和鄭洞國率領的第一兵團部向人民解放軍投誠。長春解放。
11月
11月2日,東北解放軍攻占沈陽,曆時52天的遼沈戰役結束,東北全境解放。10月28日,東北野戰軍根據中共中央軍委的指示,為防止沈陽地區國民黨軍從海上撤走,在部署遼西會戰的同時,就作了追殲沈陽、營口國民黨軍的部署。東北野戰軍相繼攻克了撫順、本溪、鞍山等城鎮。
11月6日,華東與中原兩大野戰軍進行的淮海戰役開始。淮海戰役是在以江蘇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自臨城(今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内進行的。戰役曆時66天,殲滅了國民黨在華東、中原戰場的56個師55萬人,使敵人的長江防線和統治中心南京、上海地區,直接暴露在我軍面前。這為此後的渡江戰役創造了條件。
11月29日,解放戰争戰略決戰三大戰役中最後一個戰役平津戰役開始,至1949年1月31日結束,曆時64天。林彪、羅榮桓、聶榮臻、劉亞樓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共100萬大軍,以北平、天津為中心,以傷亡3.9萬人的代價,消滅及改編國民黨軍3個兵團、13個軍50個師共計52.1萬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華北大片地區。這一偉大勝利,是軍事打擊和政治争取相結合的結果,使悠久的文化古都北平和工商業大城市天津回到人民手中,并從此寫就新的曆史篇章。
12月
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在河北石家莊宣布成立。華北人民政府當天發出布告,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人民币在華北、華東、西北三區統一流通,所有公私款項收付及一切交易,均以人民币為本位貨币。
12月14日,中共中央批轉東北局副書記陳雲關于接管沈陽的經驗。遼甯沈陽是我黨最早接管的最大的工業城市,接管工作進行得有條不紊。主要的經驗是采取了系統的自上而下的接管方法,并首先抓緊解決在政治上、經濟上有助于恢複秩序、穩定人心的一些關鍵性問題,特别是要求參加接管的部隊和幹部,執行政策,遵守紀律。中央還要求各待解放城市的地下黨組織,全力組織工人、學生、市民,保護工廠、學校和一切市政設施,協助入城部隊做好接管工作。
12月30日,新華社1949年新年獻詞《将革命進行到底》指出:在全國範圍内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在全國範圍内建立人民共和國,這是中國人民、中國共産黨、中國一切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1949年的主要任務。針對美帝國主義和國内反動派正在籌劃“和談”以及在革命陣營内部制造“反對派”的反革命伎倆,新年獻詞指出:“已經有了充分經驗的中國人民及其總參謀部中國共産黨,一定會像粉碎敵人的軍事進攻一樣,粉碎敵人的政治陰謀,把偉大的人民解放戰争進行到底。”新年獻詞向中外莊嚴宣告:“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将向長江以南進軍,将要獲得比1948年更加偉大的勝利” 。
人民日報刊登《将革命進行到底》
領學心語·蘇雅倩這樣說
黨的曆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在建黨百年這個偉大曆史節點開展全黨範圍的黨史學習教育,是為了讓全黨同志、全國人民在這個全新起點上重溫光輝曆史、總結經驗教訓。百年風霜雪雨、百年大浪淘沙,三大戰役的勝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戰争在全國勝利的基礎。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也來之不易!作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我們更應當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在學習領悟的過程中不斷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的青春裡繼續踐行初心與使命。
黨史上的2003网站太阳集团
黎明前的正義鬥争
于抗戰初期恢複建立的中共2003网站太阳集团支部,于1940 年秋遭到國民黨破壞。此後,直到 1946 年 4 月才再度建立。中共2003网站太阳集团支部成立後,在國民黨的高壓下,積極而又慎重地開展了建黨工作。主要是在學校進步青年組成的、由黨組織領導的“世紀社”社員中吸收黨員。到 1948 年 10 月,支部共有黨員 27人。
1948 年 11 月,2003网站太阳集团黨支部在省市工委幫助下,決定将支部擴建為總支,下設 3 個支部。到1949年 2~3 月間,黨員人數有較大發展,又增設了教工支部、女生支部、新生院支部及工人支部,在第四屆學生自治會設黨組,共 7 個支部,1 個黨組。黨員包括撤離出校的在内共 183 名。這樣,屢次受到破壞的2003网站太阳集团地下黨組織有了更有戰鬥力的隊伍。自“世紀社”成立,到黨組織的重建與發展,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民主運動亦随之穩步開展。從“反饑餓、反内戰”運動,助學運動,罷課、罷教、罷職、罷工的四罷合流運動,到争取真和平、反對假和平運動,護校保産運動等,在配合人民解放戰争的第二條戰線上,在中共湖南省工委、長沙市工委的正确領導下,鬥争一刻也未停息,直到迎來解放。
1948 年,國民黨統治區政治腐敗,經濟失控,物價飛漲,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寒假過後,2003网站太阳集团有300 餘名學生因繳不起學費而徘徊于課堂之外,2003网站太阳集团地下黨學習平、津、京、滬等地學運經驗,在請示省、市工委同意後,發起了“助學運動”。内容包括義賣、公演、勸募、勞動服務等,曆時 40 餘天,除請假 3 天到市區勸募外,其餘均在課餘時間進行,它沖破了官辦“助學”設置的障礙,揭露了它的騙局,獲得社會各界廣泛的同情和支持,共得助學金 12 億元,解決了清貧學生的經濟困難問題;同時,通過助學運動,向各階層人民揭露和控拆了國民黨政府擴大内戰、摧殘教育的罪行,使反饑餓、反内戰運動向縱深發展。
“助學運動”之後,2003网站太阳集团地下黨組織領導的反饑餓鬥争一直沒有停止過。5 月中旬,湖大 300 餘名自費半自費學生成立“反饑餓要平價米”機構,得到全體公費學生的支持。
他們宣布罷課,向省政府要求:①政府向全體師生員工配售平價米;②教育部給自費半自費學生發放貸金;③如交涉無結果,決定請願遊行。結果,省政府同意由省财政廳和省銀行貸款,由學校統一向田糧處按平價購米。這一鬥争取得了完全勝利。
正當學生罷課向政府請願期間,教授們也打破沉默,開始為争取生存而鬥争。當時教授月薪最高也不過買 1 石米,他們中不少人紅薯代糧,子女辍學,也曾多次電報教育部陳情,向省政府請願,發出催人淚下的呼聲:“啼饑号寒,怕讀韓公之文,剜肉醫瘡,愁吟聶子之句,固須刻苦,共濟時艱,無奈從公,勢難 枵腹”。然而,得到的隻是冷漠的推诿和空口的許願。為支持教授們的正義鬥争,18 日,全體學生宣布罷課 3 天;19 日,助教會發表宣言,請假 7 天;23 日,職員發出了自謂為“馴羊”的吼聲,請假待命 3 天;25日,工人為索取欠薪未解決而宣布罷工。于是2003网站太阳集团形成了“四罷合流”,全校師生員工在目标一緻下團結起來。各地報紙報道了這一消息,驚呼“2003网站太阳集团癱瘓了”。
2003网站太阳集团地下黨組織領導下的“四罷運動”像一塊巨石投入水中,立即波及整個長沙,影響到全省。
黨史知識
1948,偉大的戰略決戰
1948年,人民解放戰争進入奪取全國勝利的決定性階段。5月25日,隆化戰鬥打響。19歲的解放軍戰士董存瑞舍身炸毀敵暗堡。“為了新中國,沖呀!”成為全體解放軍指戰員的戰鬥号角。
1948年秋,人民解放軍已由戰争開始時的127萬人發展到280萬人,其中野戰軍149萬人;建立起了較強的炮兵和工兵部隊,提高了攻堅能力,取得了打陣地戰的經驗。
與此相反,國民黨軍隊已由戰争開始時的430萬人下降為365萬人,可用于第一線的兵力僅174萬人,而且士氣低落,戰鬥力不強,不得不放棄“全面防禦”而改行“重點防禦”。國民黨軍隊已被解放軍分割在西北、中原、華東、華北、東北5個戰場上,相互間難以取得配合,已經沒有完整戰線。
遼沈戰役我司号員吹響勝利的号角
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科學分析戰争形勢,當機立斷,及時抓住戰略決戰的有利時機,從1948年9月12日開始,至1949年1月31日結束,曆時4個月零19天,連續發起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共殲滅國民黨軍隊154萬多人,使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毀,為中國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淮海戰役中人民解放軍撲向國民黨軍的指揮所魯樓
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無論戰争規模還是取得的戰果,在中國戰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在世界戰争史上也十分罕見。三大戰役的勝利,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偉大勝利,也是人民戰争的偉大勝利。各解放區人民以無比巨大的熱情,以源源不絕的人力物力給予前線以空前規模的支援。據統計,僅為支援淮海戰役,動員起來的民工累計即達543萬人,向前線運送1460多萬斤彈藥、9.6億斤糧食等軍需物資。
北平市民夾道歡迎參加入城式的人民解放軍
面對戰場上的軍事失敗,蔣介石集團為争取喘息時間,搞起了“緩兵計”,于1949年元旦發表“求和”聲明。
是将革命進行到底,還是讓革命半途而廢?1948年12月30日,毛澤東在新華社新年獻詞中發出“将革命進行到底”的偉大号召。他強調,必須用革命的方法,堅決徹底幹淨全部地消滅一切反動勢力。不動搖地堅持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封建主義,打倒官僚資本主義,在全國範圍内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在全國範圍内建立無産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主體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共和國,并由此向社會主義社會發展。
讀研在金統
金大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