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經濟學博士,高級經濟師。中國精算師協會副會長,中國人民财産保險公司原副總裁,仁和研究院院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減災中心特聘專家,同時擔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20餘所高校的客座教授、研究員、博導。此次他受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張琳教授邀請,分别于4月22日晚上在二教102和4月23日上午在水教210舉辦了兩場精彩的講座。
第一場講座主題是“保險未來的演化邏輯與路徑“,由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系主任鄧慶彪副教授主持。講座正式開始前,首先舉行了聘任儀式,王和先生被聘任為2003网站太阳集团兼職教授,師生們對王和教授表示了熱烈歡迎!接着舉行了贈書儀式,王和教授贈送書籍《保險的未來》。
講座上,王和先生分别講述了汽車保險、農業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保險營銷、保險理賠六個場景未來的發展方向。他指出,保險業需要對當前和未來的形勢做一個研究、分析和思考,審時度勢、找準定位、明确方向、清晰路徑,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實現自身的發展。
第二場講座由張琳教授主持,主題為“《民法典》的保險解讀”,王和先生從《民法典》的來龍去脈、《民法典》的特點與實現、《民法典》與經營管理、《民法典》與創新發展四個方面深刻闡述了民法典時代保險業發展的新契機。在講座的最後,王和教授引用了孟德斯鸠的名言:“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指出民法上人人平等,甚至人和國家都是平等的,并将其引申到保險行業,提出“在保險從業人員的心中,每個客戶就是整個行業”。
師生們對于王和教授所講的内容展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在最後的提問環節,同學們的問題範圍廣泛,有關于保險業未來發展的,有關于互聯網大數據的,還有關于自己職業規劃的,王和先生依次給出了詳細的解答,并給同學們提出建議:無論是研究生還是大學生,都應該夯實自己的理論基礎,同時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要學會獨立思考,構建自己的思維框架,這對于個人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文/李佳、黃宇奇、餘甯甯、張毓科、楊衛平
讀研在金統
金大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