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會啦,開會啦!”每次周四晚上快到7點時,《金融學》教學團隊負責人、線上教研會議“常駐主持人”喻旭蘭老師,總會準時在微信群裡呼喚各位老師趕緊進入騰訊會議開會。會上各位老師踴躍發言,就過去一兩周的教學總結、問題研讨、下一階段的教學安排等内容展開激烈讨論。會議短則一個半小時,長則超過三小時。會議的常駐人員是2020年春季學期從事《金融學》一線任教工作的老師,保持着10-14人參會規模。張強老師作為教學團隊的元老和主心骨,隻要有時間,就會前來參與會議指導教學教研工作,同大家分享教學經驗,提出改進意見。
金融學教學團隊的在線研讨模式是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為了落實好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工作要求,保障《金融學》課程教學工作順利開展,促進教學教研相長而進行的嶄新嘗試。自2020年2月14日教學團隊開展本學期第一次線上教學研讨會以來,教學團隊始終保持着一周或間隔一周召開一次線上會議的頻率,到本周4月23日已是第八次會議了。研讨會議題包括近一兩周來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對教學内容和線上教學方式的反饋,下一周課程講解的重點和難點、疑點,以及教學内容的優化與更新,教材的修訂,課程思政建設等。
保障和提高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質量是每次研讨會的重要内容。《金融學》課程自2019年起就開始試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線上教學依托團隊自建的優質在線開放課程資源采取SPOC課堂形式,線下教學則采取重點、難點詳解+答疑的形式開展。因疫情的影響,目前線下課堂通過騰訊課堂、騰訊會議、雨課堂等在線授課形式進行。為進一步提高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質量,教學團隊圍繞教學大綱重構、學時調整、教學内容優化、線上與線下學時配比、教學方式優化、考核标準及成績評定方式調整等方面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為了合理區分線上線下教學内容,确保線下教學能突出重點、講透難點、避免低效重複教學,在尚未開學的2月初,課程團隊的各位老師就開始緊鑼密鼓地開展教學方案與内容體系調整優化工作。然後通過教學微信群進行日常性的反複交流讨論,并在随後的線上教研會上由老師們共同商議,明确分工,确定每一章線下教學内容的修訂方案。課程内容的第二章到第五章依次由王忠生老師、喻旭蘭老師、李晉娴老師和羅斌老師負責修訂。黃颢老師、陳雪飛老師、王于棟老師、段進老師和龍薇老師則分别負責第六章至第十章教學内容的核對和修訂。通過對教案和教學内容體系的修訂與優化,保證了課程相關内容在理論上更完整,内容上更充實,更好地體現與時俱進的課程建設要求。
課程教材的改版升級工作也是研讨會的重要議題。教學團隊所編著的《金融學》教材,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前後三版累計印刷17次,被國内近百餘所高校采用,獲得廣泛好評,為《金融學》線上、線下課程教學提供了專業、嚴謹、科學的理論支撐。為了保障教材内容的與時俱進,該部教材一直保持着每三年一次的版本更新頻率。在每次教研會中,課程團隊成員就教學過程中發現的現有教材的一些問題與不足以及金融學發展的新問題、新趨勢,提出結構優化、體系改進、内容更新等的意見建議,對《金融學》教材第四版的修訂工作安排展開探讨。大家紛紛對新版教材的修訂和完善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改進意見。團隊目前已經進入第四版教材編撰的前期準備工作,預計今年内完成第四版教材的主要撰寫和編輯工作。
教學團隊還注重深入挖掘提煉課程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和承載的德育功能,并于4月9日召開了以課程思政建設為主要議題的專題研讨會。除本學期《金融學》中文課堂授課老師外,課程團隊的肖曼君老師、陳珂老師和姜昱老師也參與了教研會,參會老師就課程思政建設與線上線下融合的課程教學方式改革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圍繞《金融學》課程獲得學校“課程思政”示範課程項目立項後的建設工作,教學團隊成員快速行動,共同制訂了明确的推進計劃,根據各位老師的工作進展狀況,分層推進思政教案選題、思政教案優化、思政慕課視頻預錄制等工作,積極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入課程教學,以更好地發揮金融學知識的價值引領作用,實現課程德育一體化、全方位育人的教學目标。
疫情無阻隔,溝通零距離。金融學教學團隊的在線研讨會為教學團隊提供了極佳的相互學習、交流借鑒的平台,是促進教學教研改革的有效形式。在學院兢兢業業從教30餘年的資深教授陳雪飛老師在談及團隊教學研讨會時深有感觸地說:“在線教學研讨會太及時、太有意義了,這是我從教以來課程研讨會開得最多、最有成效的一個學期。”
張強教授對課程團隊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張老師指出,金融學課程團隊的教研活動内容豐富,工作紮實,組織有力,持之以恒,對于提升教學質量、促進教研相長發揮了很好的作用。這項工作要繼續保持和發揚下去,形成教研活動的常态化機制,更好地打造金融學課程品牌。
供稿 /王忠生 李晉娴
讀研在金統
金大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