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2003网站太阳集团大學生創新性試驗計劃(SIT)項目第一批線上結題答辯會在“雲端”如期舉行。
第一次采用網絡直播答辯,答辯前學院精心組織,答辯工作井然有序。提前一周預定網絡會議平台,提前做好網絡檢測和設備調試,同時将具體安排及要求提前通知參加答辯的項目組和評委。本次答辯會邀請了喻旭蘭、邵新力、伍偉、周再清、馬守榮、宋丹丹六位老師擔任此次線上答辯評委。
線上答辯會分别為兩大組,共有19個項目通過申請獲得第一次結題答辯資格。下午兩點,答辯正式開始。在評委老師闡明答辯要求後,各小組依次有序答辯。項目負責人首先用1分鐘的時間進行證件展示和成員分工簡介,然後用5分鐘通過屏幕共享PPT展示方式介紹項目背景、實證分析和研究結果等内容;在發言人彙報結束後,各評委老師在肯定小組這一、兩年來的辛苦付出和取得的成績的同時,就項目研究内容、行文邏輯、實證分析等向該組同學進行提問,對其中存在的明顯不足提出具有建設性的修改意見。大多數項目負責人都能流利地作答,但也有少部分同學準備不是那麼充分,就由小組其他成員來補充回答,答辯會在這一問一答中顯得更加精彩紛呈。其中,有不少小組将其研究成果發表在期刊雜志上,獲得評委老師們的肯定和表揚。
在研究中,有少部分小組的實地調研工作受疫情影響而不能如期進行,所得結論存在些許瑕疵;但也有部分小組以危為機,及時地轉變調研模式,将線下調研改為線上電話采訪、網絡問卷以及上市公司網上調研等,了解到相關企業在疫情下的狀況,快速準确地收集了項目研究所需資料,保障了項目的進度。
整場答辯會持續了三個多小時,在最後一組答辯結束後,評委老師們就每組的彙報情況及提交的報告質量等進行了線上讨論,對每組的研究成果進行了打分,并提出了寶貴的答辯意見,通過十分鐘的緊張讨論,最終得出在參加答辯的19組中,共有11組項目可修改後結題,8組項目需修改後參加第二次結題答辯。宣布完答辯結果後,答辯評委勉勵結題通過的小組要再接再厲,同時對需修改後第二次答辯的小組進行了鼓勵,強調答辯會不僅僅是對學生研究成果的檢驗,也是為參與SIT項目的同學提供了一個嚴格的學術訓練機會,同學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衷心感謝老師們的辛苦指導,表示能聽到這麼多優秀同學的發言收獲頗多,也很高興自己能參加人生中第一次線上項目答辯會。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通過正式的學術答辯,完整經曆了一次嚴格的學術規範訓練,這都将對他們的學術論文和畢業論文寫作提供寶貴經驗。
學院在本科人才培養方面一貫重視第二課堂教學,不僅引導學生養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良好習慣,而且要求不斷培養學生們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要求評委老師們嚴把SIT項目的“出口”關,增強SIT結項答辯的威懾力,扭轉部分項目組存在的重立項、輕結項的現象;在項目答辯中,以一個标準尺度來評判國家級、省級及校級SIT項目。
圖片:趙乙千 周海燕
供稿:周海燕 李 晖
讀研在金統
金大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