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鄉計劃”調研小組在學院周再清老師的帶領下7月17日早上從雙牌縣城出發,前往上梧江,先沿038縣道一路南下走陸路,穿過雙牌水電站到達渡口,再乘船走水路至上梧江瑤族鄉道縣。由于湘中七月暴雨接連而至,雙牌作為這次洪澇災情嚴重影響的地區,多處山體出現了滑坡、泥石流等情況,災情期間多數通往鄉村的道路被強行封鎖。此次前往渡口的道路也受到了淤積堵塞,給出行增添了不少難度。
由于車輛禁行,我們最終決定徒步前往渡口登船。徒步沿線,每隔一段路程便可以看見手着掃帚清掃淤泥、用鐵鍬挖出排水渠、用水槍清刷路面、開動挖掘機鏟除石塊和厚土的相關人員。調研團成員們不斷被沿路災情所震撼,同時也受到了村民自救精神的鼓舞,對于扶貧攻堅的熱情也愈來愈高漲。
上午,我們來到上梧江瑤族鄉的菜市場進行調研。經過一天的調研,我們已經對調研過程、問卷填寫和錄入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決方案,此行調研目的也愈發清晰。今日的訪談過程,我們明顯更加得心應手,調研之旅也顯得更加順利。
在說明來意後,上梧江瑤族鄉鄉民熱情地招待我們,為大家遞上西瓜和水,讓我們倍感親切。與前一天的調研相比,這裡的鄉民們對借貸、理财等金融知識更加了解,貸款和購買保險的意識更加強烈,許多小店店主都會選擇通過貸款來擴大生産經營。
同時我們了解到,大部分本地村民家中都留有土地和山地。其中一部分土地流轉,另一部分自留。自留地以種植當地特色的農産品“虎爪姜”為主,但受到洪澇災害影響,又沒有相關農産品保險的保障,今年種植的大部分姜都顆粒無收,也使他們的生活不太好過。
訪談過程中,我們也對相關金融知識做了簡單普及和介紹,對于上梧江村作為貧困縣發展特色旅遊業和農業生産情況進行了了解,同時也和村委會的幹部交流了金融扶貧相關工作在當地的落實情況。
中午,當地的鄉民們為我們做了一桌豐盛的菜肴,讓我們補充體力。屋外是鄉民們回家休息後的安靜,屋内是我們品嘗佳肴的歡愉。雖然天氣炎熱并且身體疲憊,但心裡卻充滿幸福感與充實感。
炎熱還未消退,我們又踏上征程,來到上梧江村。我們首先走到了民俗街上,整條街的建築都極具特色,據了解,這是政府為了發展當地的特色旅遊業花費幾百萬打造的。忙碌的人們在街上穿行,老人婦女們則在亭子裡乘涼。在民俗街街口,在和一位當地小學退休教師的訪談過程中,他提到“金融幫扶的關鍵還是要先幫助農民發展生産,要從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實際出發,改善農民經濟收入”。
離開民俗街,沿着鄉政府的方向前行,我們遇到一位正在編制漁網的老人家,老人家的家庭并不富裕,僅靠養的魚和雞來自給自足。他告訴我們,上梧江瑤族鄉雖然風景優美,但是交通不便,青年壯年勞動力流失嚴重,因此也沒什麼人願意來旅遊,在這裡發展旅遊業是一件特别困難的事情。但我們相信在國家及當地政府的不斷幫扶下,我國鄉村振興指日可待!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綠水青山輝映,助力瑤鄉攻堅!
讀研在金統
金大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