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上午10點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财院校區水教302,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槟分校終身副教授兼精算項目主任馮潤桓博士應邀前來做題為《投資連結保險中的投資擔保風險工程》的講座以,陳迪紅副院長、張琳教授、張甯系主任、劉革副主任、楊衛平副教授以及18級保險研究生參加了本次講座。講座由張甯系主任主持。
![]() |
講座伊始,馮教授開門見山,道出本次講座主要圍繞投資連結産品中的變額年金産品進行講解,以保險中風險管理的風險減少、風險轉移、風險保留和風險回避四個基本原理為切入點,重點介紹了變額年金的概念及其風險測度方法。馮教授指出,變額年金産品大緻可以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積累的階段,并且有稅收的優惠;第二階段是收入階段,當投保人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從賬戶提取年金。變額年金産品的風險測度要進行随機模拟,從而測算出産品的損失大小。
接着,馮教授又介紹了變額年金在美國的發展曆程和變額年金的産品形态,比如保證最低到期收益或者保證最低死亡賠償金這兩種形态。馮教授說明了美國的變額年金是一項金融衍生品,因此在收費的監管方面必須明确每一項費用,所以必須對不同變額年金産品形态的收費的各個用途加以區分。
然後,馮教授用圖文展示了變額年金的現金流狀況、量化及随機模拟過程。馮教授指出本次的量化選擇基于賬戶價值的部分,如果變額年金産品設計合理,大多數情況下保險公司的支出小于收入的,而從風險管理角度來看,保險公司要保證自己有足夠的償付能力。
最後,馮教授将最初提到的風險管理原則運用到變額年金産品中:“投保人購買保單後實際上就在進行風險的分配,保留上行風險而把下行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當保險公司承擔了部分風險之後,要進行風險對沖,在這一階段指數的風險未能完全消除,所以就要運用提取責任準備金的風險保留手段、通過資本市場或者再保險的手段來進行風險轉移。”
本次講座内容豐富,數據詳實,案例生動。馮教授對學術研究的嚴謹及儒雅謙和的學者風範讓全場深受感染與啟發。
讀研在金統
金大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