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餘緻玺
2018年“普惠金融·青春踐行”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有獎征文活動由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發起組織,專注于本科生培養目标,推進實踐教學相關工作,增加學生實習閱曆的活動。我院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并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本次活動。
近日,此次“普惠金融·青春踐行”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有獎征文活動評選結果揭曉,我院學子作品在來自全國各所高校的衆多優秀征文作品中脫穎而出。其中:獲特等獎一項,在全部三個特等獎中獲得了專家老師們的高度評價;獲一等獎四項,占全部一等獎的近1/4;獲二等獎七項;獲三等獎八項,共二十個參賽項目獲獎。同時,今年我院吳志明、周再清、喻旭蘭、段進、劉革、胡榮才、張學陶、何娟文、邵新力等九位老師榮獲“優秀指導教師”,學院還獲得優秀組織獎,我院在該項評選活動中在獲獎成果質量和數量上均取得優異成績,在衆多參賽院校中名列前茅。
我院一直對“普惠金融·青春踐行”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有獎征文活動給予高度重視,自5月下旬接到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發起的文件通知後,就對各階段的工作進行了精心的組織、協調,廣泛宣傳、組織發動,組建參賽隊伍,并開辦社會調查培訓講座,進行專業輔導。學院專家對征文進行嚴格的盲審,并進行指導、提出修改意見,進一步提高征文質量。
我院今年參加“普惠金融·青春踐行”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總人數為258人,學生參加人數為233人,指導老師為25人,參賽團隊共63組(含研究生組)。活動過程中,同學們發揚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在導師的悉心指導下,認真開展調研,搜集素材,撰寫調研報告,最終取得豐碩的成果。
本次活動使我院學子将學科優勢與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為普惠金融發展服務,并同時實現了學以緻用、用以促學,提高了我院學生的實踐能力,更提升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附:2018年“普惠金融·青春踐行”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有獎征文獲獎名單:
特等獎:
《緩解金融排斥,助推普惠金融——農村銀行服務中的金融排斥現狀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團隊成員:魯依、李殷、李甯馨
一等獎:
《創新金融促脫貧,聚焦基層助攻堅—湖南省安仁縣龍市鄉金融扶貧服務站調查報告》,團隊成員:趙赢傑、董小雙、王淞正、王振興、李夢熊、梅珂、張嘉豪、梁迪
《強化金融創新,助力脫貧攻堅—湖南省甯鄉市槎梓橋社區小額貸款保證保險現狀數據分析調查報告》,團隊成員:陳彥好、肖琪、張海峰、呂世文
《金融扶貧服務站的問題分析及發展策略——以湖南省黑麋峰村為例》,團隊成員:王海濤、李丹 、木鑫、項雷
《農村土地流轉大戶的經營狀況及金融需求調查報告-以安徽省肥東縣元疃鎮為例》,團隊成員:孫長龍、趙浩然、夏濤、許萌
二等獎:
《打赢“深度扶貧”攻堅戰——基于供求雙方的農村早期教育研究》,團隊成員:馬君柏、劉芳、齊藝璇、尹凡、周思民、冉燕
《“貧困戶+合作社+企業” 扶貧模式的探索與思考—以江西省吉内得公司與高灘村的合作為例》,團隊成員:王思、王雪婷、劉莉、賴青昊
《聚焦醫保精準扶貧,打赢脫貧攻堅硬仗——基于山西省懷仁市的調研報告》,團隊成員:何宇輝、許榛铄、吳劭勉、範雪怡、劉鳳雅
《心系農村醫療,普惠百姓人生—澄邁縣新農合滿意度調查報告》,團隊成員:李海科、曾英瑩、沈積徽
《發展數字金融,助力鄉村振興——印塘鄉農村居民互聯網金融産品使用情況及意願調查研究》,團隊成員:鄧甯源、李鈉平、張越、李達
《關于互聯網金融助力三農的調查研究——以江蘇省三垛鎮和甘垛鎮為例》,團隊成員:許萌、施曉楠、聶京菁
《普惠金融視野下信息化教育調查研究--以恩施州建始縣教育扶貧情況為例》,團隊成員:陳琪、李懷陽、許文芳、楊楚霄
三等獎:
《物流電商市場拓展 精準助力産業扶貧—基于湖南省鴨頭村市場分析的延續性調查》,團隊成員:張楠、李緣、唐詩凡
《“公司+家庭農場”模式下的農村養雞業研究——以山東省甯陽縣蔣集鎮為例》,團隊成員:周忠雨、劉明晖、賈爽、丁善泉
《“互聯網+”小農信貸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團隊成員:陳文晴、梁心弦、張弛、樊宇、陳霄、葉俊辰
《金融活水引導工商資本富餘資金普惠支持三農》,團隊成員:常佳琦,劉雨桐,楊丹丹,楊玉瑩
《穿過烏雲見賽陽,情系扶貧比金堅——賽陽村精準扶貧調研報告》,團隊成員:石非凡、楊藝琳、王曼亞、陳羿冰
《推進金融扶貧、助農取款、農村電商三站融合,助力普惠金融—基于浏陽市社港鎮新光社區的分析》,團隊成員:雷福林、付湘、魏亦昕、彭小方、白雪霏、斯嘉琪
《從“融資難、融資少”看傳統茶産業發展現狀——以江西浮梁為例》,團隊成員:李筱晗、彭悅、王恬恬、金南樸
《如何搭建中國特色的農村普惠金融“高速路”》,團隊成員:陳晨、李卓群、周瑾钰、王潤芝
讀研在金統
金大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