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网站太阳集团

彭建剛

時間:2022-10-31



職稱職務:2003网站太阳集团金融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術委員會委員,金融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最後學曆、學位:博士研究生、經濟學博士

工作單位:2003网站太阳集团金融管理研究中心;2003网站太阳集团

郵政編碼:410079

E-email:pengjiangang@139.com

從事研究的學科專業領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學科:金融學

研究方向:商業銀行管理,金融風險管理,金融監管與金融穩定,普惠金融,金融改革與金融發展

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及相關經曆

學曆:武漢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生(1996級)(博士學位論文:商業銀行資産負債管理研究--發展中的商業銀行及其自律與監管),中南大學社會科學系碩士研究生(1984級)(碩士學位論文:控制論模型方法研究),中南大學基礎學科部大學物理師資班本科生(1977級)。

國外學術訪問經曆:比利時根特大學金融系訪問學者(1997,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選派)。美國休斯頓大學金融系高級訪問學者(2002,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選派)。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金融系和佛羅裡達國際大學金融系高級訪問學者(2010,湖南省人事廳121人才工程辦公室選派)。應邀參加西澳大利亞大學商學院學術會議并作訪問研究(2005)。應邀參加在華盛頓召開的美國高等學校研究生院院長年會并訪問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等高校(2006,教育部公派)。

工作經曆:1973年5月至1976年7月,湖南省漢壽縣清水壩省五七幹校(後改為湖南省供銷社副業生産試驗場)務農,下鄉知識青年,任飼養排副排長、蔬菜隊長、水稻隊長和農場團總支書記等職(1975年評為湖南省上山下鄉知識青年積極分子并參加在長沙召開的表彰大會)。1976年8月至1978年1月,湖南省供銷社副業生産試驗場務工(湖南省供銷社招工錄用),任粉廠負責人,并參與湖南省供銷學校的籌建工作,任籌備工作小組成員。1978年2月至1981年12月,中南礦冶學院(現中南大學)物理專業本科全日制學習(1977年12月參加全國高考)。1982年1月至1984年8月,桂林理工大學任《大學物理》和《大學物理實驗》教師(助教)。1984年9月至1987年6月,中南工業大學(現中南大學)社會科學系碩士研究生全日制學習,期間參與湖南省常德地區經濟發展系統工程規劃課題研究(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工業大學等單位承擔,子課題負責人),任中南工業大學研究生會學術部長和副主席,發起并組織召開湖南省首屆研究生經濟管理研讨會(1986)。1987年7月至1995年2月,碩士研究生畢業留校工作,在中南工業大學管理工程系經濟教研室(1992年調整為經濟貿易系經濟教研室)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講授本科生課程《西方經濟學》、《技術經濟學》、《國際貿易與國際結算》等,擔任技術經濟專業本科1987級班導師,講授碩士研究生課程《微觀經濟學》(系中南工業大學首次開課,1987)、《宏觀經濟學》(系中南工業大學首次開課,1987)、《管理經濟學》、《投資項目管理》、《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慣例》等,任助教(1987),講師(1988),副教授(1991),管理工程專業金融管理研究方向碩士研究生導師(1992),中南工業大學國際經濟技術貿易部副主任(副處,分管中南工業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的籌建及日常管理工作,1993)。1990年10月至1992年9月,由中共湖南省委組織部選派任益陽市副市長(挂職,市政府黨組成員,主管全市科學技術和重點項目建設工作,1992年獲益陽市政府一等功,益陽市時為湖南省計劃單列的縣級市)。1995年3月至今,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金融學科(2000年高校合并前在中國人民銀行直屬高校-湖南财經學院)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講授本科生課程《銀行信貸管理學》、《商業銀行管理學》等,講授碩士研究生課程《商業銀行管理研究》、《國際信貸》、《管理經濟學》等,講授博士研究生課程《高級銀行管理研究》等,任湖南财經學院金融學教授(1996年6月),金融系副主任(副處,1998),金融學專業銀行管理研究方向碩士研究生導師(1995)。1996年9月至1999年6月,武漢大學經濟學院攻讀博士研究生(脫産學習,包括留學比利時1年)。1996年被湖南财經學院聘為金融學科跨世紀學術帶頭人。2000年4月至2003年12月任2003网站太阳集团金融學院黨總支書記兼副院長(正處)。2000年聘為2003网站太阳集团10級學科責任教授(學校最高級)和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金融管理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導師。2003年任金融學專業博士生導師。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任2003网站太阳集团研究生院副院長(正處,分管日常工作)。2006年10月任2003网站太阳集团985工程金融學科首席科學家。2006年12月任2003网站太阳集团研究院副院長(正處)。2006年至2012年任中共2003网站太阳集团黨委委員。2005年至2008年任湖南省政府院士專家咨詢委員會首屆委員。2008年評定為金融學二級教授(文科最高級),2016年聘為2003网站太阳集团嶽麓學者。現任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術委員會委員(2018年連任),2003网站太阳集团金融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應用經濟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專家組成員,金融學科和應用經濟學科學術帶頭人。曾任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兼經濟學學位評定分委員會主任,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學委員會委員,2003网站太阳集团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和2003网站太阳集团經濟學部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輪值主任)等學術組織職務。

2020年入選《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具影響力學者(經濟學和金融學)排行榜》。2022年和2023年分别入選《中國高貢獻學者榜》。

學術兼職:現任中國金融學會理事(2022年連任),中國金融工程學年會常務理事,湖南省金融學會副會長(2019年連任),湖南省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促進會副會長(2019年連任),中國金融出版社金融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霍英東教育基金會評獎專家;深圳前海創新研究院和深圳前海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金融專家委員會委員、博士後合作導師,山西财經大學金融創新與大數據統計分析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科技廳(廣東金融學院)科技金融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廣西建設面向東盟金融開放門戶領導小組辦公室特聘學術顧問,紅網智庫特聘專家,長沙市政府金融發展規劃顧問,益陽市政府專家委員會特邀顧問,長沙市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專家委員;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學版)評審專家。曾任中國人民銀行培訓中心兼職教授,中國證監會湖南監管局培訓中心兼職教授;教育部研究生學位授權點通訊評審專家和湖南省教育廳會評專家,湖南省高等學校教授職稱評審專家,湖南省人事廳專家評審委員會委員,湖南省住房公積金管理研究會副會長,中共湖南省紀委特邀研究員。

參與2003网站太阳集团金融學科建設的經曆:

1.1997年、2001年分别作為金融學科主要學術帶頭人參與湖南财經學院(合并前)和2003网站太阳集团

金融學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申報。

2.2000年組織2003网站太阳集团金融學專業并作為學科主要學術帶頭人申報湖南省重點示範本科專業獲批。

3.2001年作為2003网站太阳集团金融學科帶頭人牽頭申報湖南省重點學科獲批。

4.2003年作為2003网站太阳集团金融學科帶頭人牽頭申報2003网站太阳集团金融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獲批。

5.2005年作為應用經濟學科主要學術帶頭人參與申報2003网站太阳集团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

授權點獲批。

6.2005年作為應用經濟學科主要學術帶頭人參與申報2003网站太阳集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獲批。

7.2006年獲聘2003网站太阳集团985工程金融學科首席科學家,組建經濟開放與現代金融管理985工程

創新團隊并評為優秀創新團隊。

8. 作為2003网站太阳集团應用經濟學科和金融學科主要學術帶頭人參與包括2021年國家第五次學科評

估在内的曆次學科評估。

9. 作為2003网站太阳集团金融學院學術帶頭人牽頭申報金融工程本科專業獲批。

10.2012年應邀參與申報2003网站太阳集团工商管理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金融創新與風險管理》

獲批。

課程建設與主要教學獲獎

1.國家精品課程《商業銀行管理學》(主持)(2007)

2.湖南省精品課程《商業銀行管理學》(主持)(2007)

3.國家精品資源共享建設課程《商業銀行管理學》(主持)(2013)

4.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商業銀行管理學》(主持)(2016)

5.湖南省一流本科課程《商業銀行管理學》(線上課程)(主持)(2020)

6.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商業銀行管理學》(線上課程)(主持)(2023)

7.獲寶鋼優秀教師獎(2019)

主要學術獲獎

1.2020年《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環境評估與建設》獲湖南省第十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省委省政府獎,第一獲獎人)

2.2017年獲2003网站太阳集团哲學社會科學突出貢獻獎

3.2017年《基于宏觀審慎監管的銀行業壓力測試研究》獲湖南省第十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

二等獎(省委省政府獎,第一獲獎人)

4.2013年《中國地方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研究》獲教育部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

(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第一獲獎人)

5.2012年《中國地方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研究》獲湖南省第十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省委省政府獎,第一獲獎人)

6.2011年被評為湖南省“十一五”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和湖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

7.2010年《我國商業銀行違約模型與經濟資本配置研究》獲湖南省第十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

二等獎(省委省政府獎,第一獲獎人)

8.2010年被2003网站太阳集团評為“985工程”二期優秀研究方向首席科學家

9.2007年入選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

10.2006年《我國金融發展與二元經濟結構内在關系實證分析》獲中國金融教育優秀科研成果

一等獎(第一獲獎人)

11.2006年獲2003网站太阳集团"天語教師獎"

12.2005年和2003年分别被2003网站太阳集团評為"科研标兵"

13.2004年《中國新世紀懲治腐敗對策研究》獲湖南省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省委省政府獎,第二獲獎人)

14.2004年《現代商業銀行資産負債管理研究》獲湖南省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省委省政府獎,獨立獲獎人)

15.2003年被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批準為湖南省第二屆10佳優秀社會科學專家

16.2002年《我國商業銀行資産負債比例管理研究》獲湖南省首屆社會科學基金研究課題優秀

成果一等獎(省委省政府獎,第一獲獎人)

17.2002年《我國商業銀行資産負債比例管理研究》獲湖南省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省委省政府獎,第一獲獎人)

18.2000年被2003网站太阳集团評為"教書育人先進個人"并獲"優秀教學質量獎"

19.1999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推薦)

20.1999年和1997年分别被湖南财經學院評為"科研标兵"

21.1998年《商業銀行資産負債管理績效綜合評價的AHP模型研究》獲中國金融學會第四屆全國

優秀金融論文二等獎(第二獲獎人)

22.1998年被中共湖南省委組織部、省人事廳确定為"湖南省學術帶頭人後備人選"

23.1996年被湖南财經學院确定為銀行經營管理學科跨世紀學術帶頭人

24.1995年《我國影子價格測算方法研究》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四等獎

(部級獎,第一獲獎人)

科研成果

(一)公開出版的主要學術著作和教材

1.《彭建剛文集》(第一卷:經濟金融改革研究; 第二卷:普惠金融研究;第三卷:銀行業微觀審慎

管理研究;第四卷:銀行業宏觀審慎管理研究;第五卷:金融研究國際交流與教學科研方法探索)

(2003网站太阳集团“雙一流”建設重大成果培育基金支持成果),中國金融出版社,2018年2月。

2. 彭建剛(主編之一,課題主持人),《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環境評估與建設》(專著,中國人民銀行

總行試點項目成果),中國金融出版社,2015年12月。

3. 彭建剛(第一作者,課題主持人),《基于宏觀審慎監管的銀行業壓力測試研究》(專著,國家

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成果),中國金融出版社,2014年12月。

4. 彭建剛(第一作者,課題主持人),《商業銀行經濟資本管理研究》(專著,國家自然科學基

金項目成果),中國金融出版社,2011年9月。

5. 彭建剛(第一作者,課題主持人),《中國地方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研究》(專著,國家社會科學

基金重點項目成果),中國金融出版社,2010年3月。

6. 彭建剛(主編),商業銀行管理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國家精品課程配套教

材、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配套教材、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配套教材、21世紀本科金融學名家

經典教材),中國金融出版社,2009年4月(第二版),2013年6月(第三版),

2014年7月(第四版),2019年4月(第五版),2023年9月(第六版)。

7. 彭建剛(獨著),現代商業銀行資産負債管理研究(專著,國家留學基金回國人員科研項目成

果),中國金融出版社,2001年11月。

8. 彭建剛(第一作者,課題主持人),我國商業銀行資産負債比例管理研究(專著,國家社會科學

基金項目成果),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9. 彭建剛(主編),商業銀行管理學(教材,第一版),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年2月。

10.彭建剛(主編之一),信貸營銷風險管理(教材),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

11.彭建剛(第一主編),技術經濟學(教材),西南财經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12.彭建剛(參著),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研究新進展(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中心課題成果),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13.彭建剛(副主編),産業金融與區域金融(中國人民銀行課題成果),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7年1月。

14.彭建剛(編著),銀行管理經濟學(教材),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

15.彭建剛(參著),中國跨世紀的再就業工程(專著),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7年11月。

16.彭建剛(主編之一),現代商業銀行存貸管理(教材),湖南科技出版社,1996年5月。

17.彭建剛(參編),銀行信貸管理學(教材),西南财經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

18.彭建剛(主編),工業投資項目管理,地震出版社,1992年12月。

(二)公開發表的主要學術論文(獨著或合著)

1. 金融素養對農戶适度規模經營的影響,财經理論與實踐,2023年第3期。

2. 中長期貸款占比對先進制造業企業全要素生産率的影響,金融經濟,2022年第7期;工作論文,

載《中國科技論文在線》(論文編号:202205-16)。

3. 區域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越高越好嗎?——基于湖南省視角的分析,工作論文,載《中國

科技論文在線》(論文編号:202110-12),2021年12月在第三屆金融監管和金融穩定

國際會議(山西财經大學)宣讀。

4.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Performance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Shareholding Reform

Based on the Rationale of Isomorphic Incentive Compatibility. Sustainability , 2021,

Volume 13,Issue 5.(SSCI收錄)

5.Financial inclusion and agricultur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a, Economic

Modelling, Volume 96,March 2021.(SSCI收錄)

6. 農業産業化與普惠金融的耦合關系及協調發展——以湖南省為例,财經理論與實踐,2019年第5

期。

7.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Inclusion:How Can Monetary Policy and

Economic Fundamental Interact with It Effectively ? Sustainability , 2019,Volume 11,

Issue 9.(SSCI收錄)

8. 基于分工理念的開發性普惠金融:功能定位與比較優勢,财經理論與實踐,2018年第6期。

9. 發達經濟體願景下開發性普惠金融的戰略思考,财經理論與實踐,2017年第6期。

10.《多德-弗蘭克法案》影響了美國房地産金融市場嗎?,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

第1期。

11. 基于《巴塞爾Ⅲ最終方案》的彈性杠杆率監管研究,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3

期。

12.Interest rate pass-through in China : An analysis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2018,Volume 54,Issue 13.(SSCI收錄)

13. 綜合化經營對中國商業銀行穩定性的影響及其對策,管理世界,2017年第5期。

14. 利率市場化導緻商業銀行利差縮窄嗎?——來自中國銀行業的經驗證據,金融研究,2016年

第7期。

15. 基于行業相關性的銀行業信用風險宏觀壓力測試研究,中國管理科學,2015年第4期。

16. 商業銀行逆周期緩沖資本釋放時機研究,金融監管研究,2014年第6期。

17. 基于一緻性原理的商業銀行經濟資本配置方法,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3年第2期。(EI收

錄)

18.The Shocks in Interbank Market:An Analysis in China and the US,Asia-Pacific

Financial Studies,2015, Volume 44,Issue 6.(SSCI收錄)

19.Financial-system Reform and Economic Growth in a Transition Economy:the case of

China, 1978-2004.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2014, Volume 50,

Supplememt 2.(SSCI收錄)

20.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y, Financial Disparity,and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China,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12, Volume 16,

Issue 2.(SSCI收錄)

21.Stock Prices and the Macro Economy in China , Aisa Pacific Economics and

Business , 2012, Volume 16,Issue 1&2.

22.Regional Finance and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China,Australian Economic

Papers, 2010, Volume 49,Issue 4.(SSCI收錄)

23. 對巴塞爾新資本協議親周期效應緩釋機制的改進,金融研究,2010年第9期。

24. 基于行業特性的多元系統風險因子CreditRisk+模型,中國管理科學,2009年第3期。

25. 零售貸款非線性時變比例違約模型,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9年第11期。(EI收錄)

26. 測算商業銀行貸款違約概率的貸款違約表法探讨,管理學報,2009年第6期。

27.Procyclicality of economic capital in commercial bank and buffer methods,proceedings

of China-Canada industry workshop on financial engineering and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2009.(CPCI-SSH收錄)

28.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or Financial Development? Tests Using Delphi-based Index of

Liberalization, International Banking and Finance(國外學術期刊),

2008/09 Vol.6 Number 1.

29. 經濟資本研究的新進展,經濟學動态,2008年第9期。

30. 聚合信用風險模型在我國商業銀行應用的方法論探讨,金融研究, 2008年第8期。

31. 基于關系型信貸的中小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選擇一緻的理論诠釋,金融研究,2007年第6期。

32. 我國金融發展與二元經濟結構内在關系實證分析,金融研究,2006年第4期。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金融與保險》2006年第10期全文轉載。

33. 保險在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中的應用研究,金融研究,2005年第2期。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金融與保險》2005年第6期全文轉載。

34. 經濟變遷中的中國農村金融體系:一個從隐功能角度的解釋框架,農業經濟問題,2005年第10期。

35. 入世後我國金融業實行混業經營的時機與方式,經濟學動态,2001年第11期。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金融與保險》2002年第3期全文轉載,《經濟學文摘》2002年第

2期摘要收錄。

36. 博弈論與西方經濟學的發展,經濟學動态,1998年第5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 《理論經濟學》

1998年第8期索目。

37. 運用金融發展極戰略建立我國離岸金融市場,金融研究,1997年第5期。

人大複印報刊材料《金融與保險》1997年第9期索目。

38.CreditRisk+模型采用poisson分布所産生的經濟資本計量誤差分析,管理評論,2011年第1期。

39. 基于違約損失率變化的CreditRisk+模型的一種修正,預測,2009年第6期。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統計與精算》2010年第2期索目。

40. 評估與建設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環境,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4月12日。

41. 努力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經濟日報,2010年10月20日理論周刊。

42. 地方中小金融機構與發展極,光明日報,2008年6月10日理論周刊。

43. 加大金融支持“三農”的力度,經濟日報,2008年4月13日理論周刊。

44. 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運行效率分析——基于三階段DEA模型,湖南财政經濟學院學報,

2019年第3期。

45. 普惠金融的貨币政策支持,金融時報,2018年12月10日理論版。

46. 論住房公積金在“租購并舉”政策中的作用,廣西财經學院學報,2018年第6期。

47. 供求視角下住房公積金對中國房價影響分析,湖南财政經濟學院學報,2018年第5期。

48. 輕資産業務對農商行支農力度的影響及對策,銀行家,2017年第12期。

49. 湖南區域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環境評估實踐與思考,金融時報,2017年11月13日理論版。

50. 三期疊加背景下不良貸款的影響因素及其對策,武漢金融,2017年第8期。

51. 基于風險溢出效應的中國金融防火牆制度有效性分析,廣西财經學院學報,2017年第4期。

52. 基于緩釋乘數的房地産貸款逆周期調節方法,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3期。

53. 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對銀行穩健性的影響研究——基于美國銀行業數據的實證檢驗,湖南财政經

濟學院學報,2017年第2期。

54. 主觀貧困影響因素研究-基于CGSS(2012-2013)的實證研究,中國軟科學,2017年第7期。

人大報刊複印資料《統計與精算》2017年第6期全文轉載。

55. 金融破解新常态下房地産業非均衡問題的思考,湖南社會科學,2016年第4期。

56. 基于監管協調創新的銀行資産負債比例管理的改進,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4期。

57. 縣域不良貸款率與金融生态關系的實證分析,廣州大學學報(社科版),2016年第7期。

58. 淨穩定資金比例在我國銀行業應用的若幹思考,武漢金融,2016年第5期。

59. 制度變遷,多元化行為與經營績效——基于中國銀行業的實證研究,财經理論與實踐,

2016年第5期。

60.2015年度湖南區域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環境評估報告,金融經濟,2016年第22期。

61. 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環境評估的必要性及建設的基本思路,中國科技論文在線,論文編

号:2015 11-422。後載《彭建剛文集》(第四卷:銀行業宏觀審慎管理研究,

中國金融出版社,2018)。

62. 融資流動性對商業銀行資産配置行為的動态影響,财經理論與實踐,2015年第3期。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5年第4期摘要收錄。

63. 系統重要性銀行的道德風險與資本監管的倫理學意義,銀行家,2015年第11期。

64. 我國居民收入差距中的機會不平等——基于CGSS數據的實證研究,上海經濟研究 ,

2015年第8期。

65. 不良貸款率對銀行業影響的統計關系檢驗,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5期。

人大報刊複印資料《金融與保險》2015年第12期全文轉載。

66. 宏觀審慎視角下存貸期限錯配流動性風險的識别與控制,财經理論與實踐,2014年第4期。

人大報刊複印資料《金融與保險》2014年第10期全文轉載,《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

2014年第5期摘要收錄。

67. 金融包容水平與地區收入差距——基于湖南省87個縣(市)2008-2012年的經驗數據,

當代财經,2014年第11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金融與保險》2015年第2期全文轉載。

68. 中國利率市場化進程測度及效果研究——基于銀行信貸渠道的實證分析,金融經濟學研究 ,

2014年第6期。

69. 中國銀行業逆周期資本計提機制研究——基于經濟資本度量的角度,金融經濟學研究 ,

2014年第4期。

70. 關于商業銀行資本協調管理的幾個問題,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3期。

71. 經濟波動對行業貸款違約概率的影響,求索,2014年第4期。

72. 基于宏觀壓力測試方法的逆周期資本監管框架研究,國際金融研究,2014年第7期。

73. 推動銀行業宏觀審慎管理與微觀審慎管理的協調創新,銀行家,2014年第6期。

74. 微觀審慎監管與宏觀審慎監管的協調性研究,南方金融,2014年第10期。

75. 縣域銀行業集中度與農村信用社穩健性關系的實證分析——基于區域性金融風險防範視角,湖南

财政經濟學院學報,2014年第4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金融與保險》2014年第11期全文轉載。

76. 混業經營對金融業系統性風險的影響與我國銀行業經營模式改革,中國管理科學 ,

2014年增刊第1期。

77. 基于系統整體性的商業銀行系統重要性評估方法,财經理論與實踐,2013年第6期。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4年第1期摘要收錄。

78. 基于CPV模型改進的銀行業信用風險宏觀壓力測試研究,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年第12期。(EI收錄)

79. 基于宏觀經濟因子沖擊的商業銀行流動性壓力測試研究,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13年第3期。

80. 基于房價波動的我國銀行業系統性風險防範研究,求索,2013年第5期。

81. 同業拆借視角下銀行業流動性傳染效應研究,湖南社會科學,2013年第5期。

82. 長江中遊城市集群建設的金融支撐——基于發展極原理的分析,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 2013年第6期。

83. 論上市企業的社會責任與金融生态建設的關聯性,湖南财政經濟學院學報,2013年第10期。

84. 論我國金融業宏觀審慎管理制度研究的基本框架,财經理論與實踐,2012年第1期。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2年第2期摘要收錄。

85. 基于系統性風險防範的金融壓力測試新理念,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5期。

86. 我國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監管目标實現途徑研究,廣東社會科學,2012年第1期。

人大報刊複印資料《金融與保險》2012年第5期全文轉載。

87. 我國房地産金融非均衡狀況分析與政策建議,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年第1期。

88. 城市間房價相關性與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上海金融,2012年第8期。

89. 農村金融協調發展:理論依據與經驗借鑒,财經理論與實踐,2012年第5期。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2年第6期摘要收錄。

90. 國際銀行業流動性風險監管的新動向,經濟縱橫,2012年第9期。

91. 基于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的銀行業監管制度改革的戰略思考,财經理論與實踐,2011年第1期。

92. 基于CreditRisk+模型的零售貸款經濟資本計量方法,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年第3期。

93. 經濟周期,經濟轉型與企業系統性信用風險——基于ECTM模型的實證研究,财經研究,

2011年第6期。

94. 基于美國放松銀行業地域管制與中小企業貸款,财貿研究,2011年第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

《金融與保險》2011年第8期全文轉載。

95. 湖南省跨區域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并購重組方式優化策略研究,經濟地理,2011年第11期。

96. 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監管有效性評價指标體系的構建,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2011年第4期。

97. 我國銀行業信用風險宏觀壓力測試研究,海南金融,2011年第4期。

98. 基于經濟資本管理系統的商業銀行貸款決策方法研究,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報(社科版),

2010年第2期。

99. 經濟周期、經濟轉型與企業信用風險評估——基于系統性風險的Logistic模型改進,經濟經緯 ,

2010年第2期。

100. 我國農村金融機構“支農”的協調性研究,現代經濟探讨,2010年第4期。

101. 基于經濟資本管理的貸款系統性風險防範研究,上海金融,2010年第5期。

102. 論我國農村小額信貸的躍遷式發展,求索,2010年第5期。

103. 論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核心競争力,軟科學, 2010年第9期。

104.關于我國東部地區中小銀行類機構發展的戰略思考,國際經貿探索,2010年第10期。

105.地方中小金融機構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實證分析——以湖南省望城縣為例,财經理論與實踐,

2010年第6期。

106.美國研究生負責任研究行為(RCR)教育計劃及啟示,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9年第5期。

107.有序多分類logistic模型在違約概率測算中的應用,财經理論與實踐,2009年第4期。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統計與精算》2009年第6期全文轉載。

108.新農村建設中我國農村中小銀行機構發展研究,江西财經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

109.國外兩種商業銀行經濟資本計量方法的比較研究,上海金融, 2008年第7期。

110.Several Thought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reditRisk+ Model to Measure Unexpected

Loss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First Asia Conference on Financial Engineering and

Markets (ACFE 2008),June 23-24,2008,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China.

111.内部評級法框架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資本測算,财經理論與實踐,2008年第3期。

112.股權分置下我國上市公司并購的逆向選擇問題實證研究,經濟管理,2008年第8期。

113.大力發展銀保合作 破解農村融資難題,中國金融,2008年第18期。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金融與保險》2009年第2期全文轉載。

114.保險機制介入中小企業融資的探讨,現代經濟探讨,2008年第5期。

115.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新型農村金融機構,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報(社科版),2008年第3期。

116.我國地方中小金融租賃機構發展研究,财經理論與實踐,2008年第2期。

117.我國農村信用社省聯社發展模式的終極選擇,上海金融,2008年第2期。

118.論民間金融與地方中小金融機構的對接,内蒙古社會科學,2008年第2期。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金融與保險》2008年第9期全文轉載。

119.基于RAROC銀行貸款定價的比較優勢原理及數學證明,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報(自科版),

2007年第12期。

120.基于“三性”平衡的商業銀行貸款定價,系統工程,2007年第8期。

121.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産權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投資研究,2007年第4期。《經濟學文摘》

2007年第6期摘要收錄。

122.非均衡協同發展戰略下的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發展研究,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學報,

2007年第5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金融與保險》2007年第11期全文轉載。

123.社區銀行發展的經濟學分析與路徑選擇,金融論壇,2007年第3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

《金融與保險》2007年第6期全文轉載。《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7年第3期摘要收錄。

124.國際小額信貸模式運行機制比較研究, 國際經貿探索,2007年第6期。

125.面向“三農”地方中小保險機構的構建與發展,求索, 2007年第5期。

126.交易屬性、治理能力與金融體系-關于金融體系結構的交易費用經濟學分析,财貿研究 ,

2007年第4期。

127.市場約束、流動性援助與存款保險-基于銀行審慎經營的激勵兼容分析,中央财經大學學報 ,

2007年第1期。

128.關于改變我國二元經濟結構的思考,甯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第3期。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6年第4期摘要收錄。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

論與實踐》2006年第9期全文轉載。

129.印尼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生存與發展對我國的啟示,亞太經濟,2006年第4期。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金融與保險》2007年第1期全文轉載。

130.戰後日本經濟二重結構的消除與中小企業融資體系,海南金融,2006年第4期。

131.金融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探索,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6年第2期。

132.菲律賓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現狀、政策與問題,國際金融研究,2005年第5期。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金融與保險》2005年第7期索目。

133.Chinese Financial Deregulations: Review and Prospect, "Transition, Growth and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hinese Economy,7-9 July 2005,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Perth, Australia.

134.信息不對稱與地方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的内在關聯性研究,商業經濟與管理,2005第11期。

135.弱化二元經濟結構的加速器:地方中小金融機構,當代财經,2005年第10期。

136.二元經濟結構改變中農業資金投入問題研究,求索,2005年第8期。

137.交易成本與地方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的内在關聯性,财經理論與實踐,2005年第6期。

138.雙重二元經濟結構視角下的經濟發展戰略,内蒙古社會科學,2005年第6期。

139.對我國農村金融支持戰略理論的再思考,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第1期。

140.中小企業的金融需求與中小金融機構的業務定位,廣州大學學報(社科版),2005年第1期。

141.内部評級法的基本思想及其對我國銀行業發展的影響,财經理論與實踐,2005年

第1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金融與保險》2005年第5期全文轉載。

142.CreditRisk+模型下商業銀行經濟資本配置研究,經濟數學,2005年第3期。

143.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現狀與資本擴充途徑,金融與經濟,2004年第3期。

144.論信息化與商業銀行核心競争力的内在關系,河南金融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4年第5期。

145.關于商業銀行管理學研究的幾個問題,湖南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年第2期。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金融與保險》2004年第8期全文轉載。

146.保險基金投資于住房抵押貸款證券研究,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報(社科版),2004年第1

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投資與證券》2004年第7期、《金融與保險》2004年第8期全文轉載。

147.論不合理稅負對市場競争的制約,中國保險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

148.有效監管與信息共享,金融時報,2003年4月29日中國銀監會成立特約專稿。

149.信息不對稱與商業銀行的信貸定位,金融時報,2003年1月27日理論版。

150.基于企業生命周期的商業銀行信貸定位研究,求索,2003年第2期。

151.發展極的金融支撐:我國城市商業銀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财經理論與實踐,

2003年第1期。

152.論我國商業銀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武漢金融,2003年第3期。

153.論構建中國金融信用,金融理論與實踐,2003年第2期。

154.QFII制度:我國證券市場漸進開放的必由之路,現代情報,2003年第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

《投資與證券》2003年第5期全文轉載。

155.論我國證券公司入世後的發展,湖南商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

《投資與證券》2003年第3期全文轉載。

156.城市商業銀行對城市經濟發展支持的實證分析,财經理論與實踐,2002年第5期。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金融與保險》2003年第2期全文轉載。

157.論城市商業銀行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持,南方金融,2002年第1期。

158.金融工程對我國金融發展的啟示,投資研究,2002年第5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金融與保險》

2002年第8期全文轉載。

159.商業銀行在美國金融業中的作用,金融經濟,2002年理論專輯,人大報刊複印資料《金融與保

險》2003年第1期全文轉載。

160.走進21世紀的金融學科建設,大學教育科學,2002年第2期。

161.論商業銀行資本的長期市場價值最大化,湖南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年第5期。

《新華文摘》2001年第12期摘登,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金融與保險》2002年

第2期全文轉載。

162.論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系統性,貴州農村金融,2001年第5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

《金融與保險》2001年第10期全文轉載。

163.我國商業銀行資産負債比例管理研究(國家課題成果要點),湖南社會科學,2001年第4期。

164.金融監管與現代商業銀行的發展,金融理論與實踐,2001年第2期。

165.我國商業銀行資産負債比例管理的由來與發展,甯夏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年第11期。

166.商業銀行長期債務的财務杠杆效應分析,财經理論與實踐,2001年第3期。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金融與保險》2001年第7期全文轉載。

167.推行金融實名制必須制止資金外逃,上海金融,2001年第3期。

168.我國城市商業銀行區域發展的戰略思考,财經窗,2001年第11期。

169.On the Cybernetic System of the Commercial Bank asset-liability-ratios Management,

Mathematics in Economics(經濟數學), No 1,2000。

《中國數學文摘》2001年第1期摘要收錄。

170.信貸配給論與商業銀行資産負債管理理論的内在關系,财經理論與實踐,2000年第1期。

《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0年第3期轉載。

171.金融深化論與商業銀行資産負債管理理論的内在關系,國外财經,2000年第2期。

172.進一步完善我國商業銀行資産負債比例管理的外部環境,武漢金融,2000年第6期。

173.論商業銀行自律性資産負債管理産生的曆史必然性,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報(社科版),

2000年第4期。

174.自律性資産負債管理是商業銀行發展的現實選擇,現代經濟探讨,2000年第4期。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金融與保險》2000年第8期全文轉載。

175.金融實名制的反腐敗效應及相關政策建議,湖南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

第6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金融與保險》2001年第5期全文轉載。

176.論商業銀行資産組合的風險與分散,統計與信息論壇,2000年第2期。

177.商業銀行資産負債比例管理控制論系統研究,财經理論與實踐,1999年第3期。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金融與保險》1999年第9期索目。

178.西方商業銀行資産與負債管理探析,金融理論與實踐,1999年第5期。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金融與保險》1999年第9期索目。

179.論我國商業銀行資産負債比例管理内部組織結構,武漢金融,1998年第3期。

180.商業銀行資産負債比例管理的系統性,湖南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第1期。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金融與保險》1998年第4期索目。

181.完善我國商業銀行資産負債比例管理外部環境,财經理論與實踐,1998年第2期。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金融與保險》1998年第7期索目。

182.對金融專業新開設《銀行管理經濟學》課程的設想,金融理論與教學,1998年第2期。

183.我國未來金融深化的主要内容,金融論壇,1998年第3期。

184.商業銀行資産負債比例管理績效綜合評價的AHP模型研究,經濟數學,1997年第2期。

185.Research on Establishing the Chinese Offshore Financial Markets,第九屆太平洋盆地國

家财政金融會議論文集(美國羅特島大學主辦),1997年8月。

186.試析利率下調對我國經濟産生的影響,财經理論與實踐,1997年第3期。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金融與保險》1997年第7期索目。

187.我國城市金融發展的戰略選擇,金融論壇,1996年第2期。

188.論我國城市金融系統的合理結構,現代金融導刊,1996年第1期。

人大報刊複印資料《金融與保險》1996年第12期索目。

189.建立我國現代化的城市金融市場體系,财經理論與實踐,1996年第3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

《金融與保險》1996年第3期索目。

190.Pres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non-ferrous metal exports subjected

to anti-dumping and our counter-measures,CSUT Press,1995。

191.銀行信貸資産的全面質量管理方法,湖南城市金融,1995年第9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金融與

保險》1996年第9期索目。

192.商業銀行資産負債比例管理實證研究,湖南教育學院學報,1995年第3期。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金融與保險》1995年第8期索目。

193.關于最惠國待遇例外的幾點思考,中南工業大學學報,1994年增刊第3期(管理、經濟專輯)。

194.論我國影子價格的測算方法,載《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經濟學年會文集》,

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1993年。

195.縣級政府機構改革的策略,湖南教育學院學報,1993年第4期,《新華文摘》1993年第11期摘登。

196.适當增加最終消費有利于經濟發展,經濟科研通訊,1992年第2期。後載《彭建剛文集》

(第一卷:經濟金融改革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2018)。

197.企業的根本出路在于發展新技術、開發新産品,益陽工作通訊,1991年第4期。後載《彭建剛文

集》(第一卷:經濟金融改革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2018)。

198.價格改革和企業體制改革應同步進行,東方時報,1989年2月24日經濟版。

199.加快完善我國的市場機制,中南工業大學學報,1989年增刊第1期。

200.運用系統方法組織教學,現代大學教育,1989年第1期。

201.對湘粵價格關系的思考,嶽陽商業經濟 ,1988年第2期。後載《彭建剛文集》(第一卷:經濟

金融改革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2018)。

202.論控制論約束關系 ,中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管理工程版),1988年第1期。

203.控制論模型方法研究(英文論文),Proceedings of the 198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 Man and Cybernetics,1987,IEEE,New York,USA.(EI收錄)

204.關于“技術水平”測算方法的探讨,中南工業大學《研究生》1987年第1期(創刊号),

1986年在湖南省首屆研究生經濟管理研讨會上交流。後載《彭建剛文集》(第五卷:金融研究

國際交流與教學科研方法探索,中國金融出版社,2018)。

主持并已完成的主要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我國銀行業宏觀審慎管理與微觀審慎管理協調創新研究

(2014.1-2017.12)

2.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我國地方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研究(2004.5-2009.3)

(2003网站太阳集团金融學科首項獲批的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于宏觀審慎監管的我國銀行業壓力測試研究(2011.1-2013.12)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我國商業銀行違約模型與經濟資本配置研究(2007.1-2009.12)

(2003网站太阳集团金融學科首項獲批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5.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我國商業銀行資産負債比例管理研究(1997.5-2001.11)

(湖南财經學院金融學科首項獲批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6.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基于數據倉庫的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測算研究

(2003.12-2006.12)

7. 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基于系統性風險防範的我國銀行業監管制度研究(2012.1-2016.12)

8. 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我國商業銀行違約模型及其應用研究(2007.1-2009.12)

9. 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課題:新世紀金融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

(2001.1-2005.6)

10.國家外專局項目:新巴塞爾資本協議研究(2003.5-2006.12)

11.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新巴塞爾資本協議框架下金融機構風險控制研究

(2003.1-2005.12)

12.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我國商業銀行成本利潤管理創新研究(2001.5-2002.8)

13.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懲治腐敗與建立健全金融實名制研究(2000.10-2003.12)

14.湖南省科技計劃項目:高新技術産業環境、法規政策研究(2007.1-2011.1)

15.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重點項目:2017年度湖南省區域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環境評估

(2017.3-2018.5)

16.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重點項目:2016年度湖南省區域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環境評估

(2016.3-2017.5)

17.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重點項目:2015年度湖南省區域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環境評估

(2015.3-2016.5)

18.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重點項目:2015年度湖南省金融生态評估(2015.3-2016.5)

19.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重點項目:2014年度湖南省金融生态評估(2014.4-2014.12)

20.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重點項目:2013年度湖南省金融生态評估(2013.4-2013.12)

21.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重點項目:2012年度湖南省金融生态評估(2012.4-2012.12)

22.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重點項目:2011年度湖南省金融生态評估(2011.4-2011.12)

23.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重點項目:2010年度湖南省金融生态評估(2010.3-2010.12)

24.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重點項目:2009年度湖南省金融生态評估(2009.3-2009.12)

25.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重點項目:2008年度湖南省金融生态評估(2008.5-2008.12)

26.湖南省住房公積金管理研究會項目:我國住房公積金管理體制改革研究(2012.5-2013.5)

27.湖南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課題:上市公司融資結構與融資效率研究(2003.9-2005.12)

28.新宇軟件公司課題:基于數據倉庫的金融決策支持系統概念模型研究(2003.1-2005.12)

29.光大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課題:金融工程原理與方法在我國金融機構的運用(2002.1-2005.12)

30.國家留學基金回國人員科研資助項目:商業銀行資産負債管理研究(1999.9-2002.12)

31.國家留學基金重點高校系主任研究項目:商業銀行最優化管理研究(2001.8-2002.12)

32.湖南省2004年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2004.10-2007.12)

33.國家人事部留學回國人員資助項目:新巴塞爾協議框架下我國商業銀行内部評級體系研究

(2004.6-2006.10)

34.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項目:我國商業銀行信貸資産風險控制研究(1997.1-1999.11)

35.中國人民銀行株洲市中心支行項目:2007年度株洲市縣域金融生态評估報告(2008.4-2008.9)

36.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2002年重點研究課題:金融工程原理與商業銀行業務發展

(2002.5-2003.2)

37.國家外專局項目:商業銀行混業經營模式下的資産負債管理戰略研究(2002.4-2002.12)

38.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課題:入世後過渡期我國金融業發展戰略研究(2001.9-2002.6)

39.中國人民銀行株洲市中心支行課題:中部地區工業結構調整金融支撐問題研究(2001.8-2002.12)

40.中國工商銀行湖南省分行項目:我國商業銀行信貸定位研究(2001.5-2003.12)

41.長沙市商業銀行項目:新時期城市商業銀行發展戰略研究(2001.5-2002.2)

42.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2001年重點研究課題:湘鄂贛地區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金融支持研究

(2001.5-2001.11)

43.國家外專局項目:西方商業銀行資産負債比例管理研究(1998.1-1999.12)

44.國家留學基金出國訪問學者研究項目:西方商業銀行管理機制與方法研究(1997.12-1998.12)

45.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重點項目:我國有色金屬對外貿易融資研究(1995.5-1996.11)

46.長沙市政府金融辦項目:長沙市“十三五”金融發展規劃。(2015.4-2016.8)

47.湖南長銀擔保公司項目:住房公積金擔保的合理性及其定價機制研究(2017.5-2017.12)

48.長沙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項目:住房公積金對城鎮化建設的影響及發展對策研究

(2017.7-2019.6)

49. 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基于數字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的湖南農村開發性普惠金融研究

(2017.9-2022.03)

50.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委托項目:住房公積金高質量發展研究(2019.9-2021.6)

51.湖南長銀擔保公司項目:湖南長銀擔保公司十四五發展規劃咨詢與論證(2021.5-2021.12)

52. 中國人民銀行重點項目:普惠金融與貨币政策研究(2018.5-2022.10)

53. 中國人民銀行重點項目:普惠金融指标體系優化研究(2018.5-2022.10)

54. 國家外彙管理局湖南省分局項目:“一帶一路”背景下對外承包工程的金融支持研究(2018.7-2022.12)

55. 國家開發銀行湖南省分行項目:開發性金融服務湖南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加快實現開放崛起戰略重點問題研究(2018.7-2022.12)

56. 長房租賃公司項目:長沙新市民住房租賃與融資調研及分析(2023.6-2023.10)

參與的主要科研項目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接續推進脫貧地區鄉村振興的金融支持研究(2022.1-)

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新常态下我國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創新研究(2016.5-2019.6)

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中小銀行發展問題研究——基于區域性中小銀行的比較優勢

(2009.5-2011.12)

4.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中國新世紀懲治腐敗對策研究(主持子課題《懲治腐敗與建立

健全金融實名制研究》)(2000.5-2002.12)

5.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重點項目:中部塌陷及金融發展弱化的互動關系研究,課題組指導老師

(2005.5-2005.10)

6.湖南省發改委重點項目、湖南省建設事業"十一五"科研項目:湖南省住房公積金監管研究,

課題組顧問(2004.10-2006.3)

7.湖南省發改委重點項目、湖南省建設事業"十一五"科研項目:湖南省住房公積金規範

與發展研究,課題組顧問(2004.10-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