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利
姓名: |
李萬利 |
||
職稱/職務: |
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
||
辦公地點: |
2003网站太阳集团财院校區紅樓3号樓330室 |
||
E-mail: |
liwanli0223@hnu.edu.cn |
||
一、個人簡介 李萬利,管理學博士,中國數量經濟學會理事。現任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嶽麓學者,湖南省青年科學基金B類獲得者,入選2003网站太阳集团青年教師人才托舉計劃,中國知網高被引學者TOP1%、中國知網最具影響力學者。主要研究領域:數字經濟、公司金融與公司治理。近年在《China Economic Review》《Economics Letters》《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世界經濟》《金融研究》《會計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南開管理評論》《經濟學動态》等國内外權威及重要SSCI/CSSCI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後期資助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後期資助項目、湖南省青年科學基金B類項目、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等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在《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專著1部。榮獲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學優秀獎、優秀班主任、優秀博士論文指導老師、優秀本科畢業論文指導老師、優秀本科畢業實習指導老師。 招收研究生的基本要求: 熱誠歡迎各類學科背景,對本人所涉及研究領域感興趣,且為人淳厚善良、踏實勤奮的同學報考或交流合作! 二、教育背景和工作經曆 2023.1—至今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2020.4—2022.122003网站太阳集团,助理教授、碩士生導師 2016.9—2019.12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獲管理學博士學位 三、研究領域 數字經濟、公司金融與公司治理 四、講授課程 《公司金融》《銀行會計學》 五、主要學術成果 (一)代表性論文(*通訊作者) [1] 中小銀行網點擴張與企業信貸期限結構,《金融研究》,2024年第6期。 [2] 地方政府釋放财政壓力的微觀傳導機制:企業盈餘管理視角,《世界經濟》,2023年第10期。 [3] 企業數字化轉型與供應鍊地理分布,《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23第8期。該文被《新華文摘》2023年第23期報刊文章篇目輯覽收錄。 [4] 人民币參與國際結算能否激勵出口企業創新?—基于跨境貿易人民币結算試點的研究,《金融研究》,2023年第6期。 [5] 互聯網能否增強傳統媒體的外部治理功能?—基于媒體環境報道與企業綠色創新視角,《南開管理評論》,2023年。 [6] 企業數字化轉型與中國實體經濟發展,《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22年第9期。 [7] 賣空機制、雙重治理與公司違規—基于市場化治理視角的實證檢驗,《金融研究》,2021年第10期。該文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投資與證券》2022年第4期全文轉載。 [8] 商業銀行網點擴張如何影響企業創新:理論與經驗證據,《世界經濟》,2021年第6期。該文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創新政策與管理》2021年第9期全文轉載。 [9] 儒家文化與企業現金持有—中國企業“高持現”的文化内因及經濟後果,《經濟學動态》,2021年第1期。 [10] 儒家文化與股價崩盤風險,《會計研究》,2020年第4期。 [11] 儒家傳統與企業創新:文化的力量,《金融研究》,2019年第9期。 [12] 金融錯配與企業創新,《科研管理》,2022年第7期。 [13] Common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and Corporate Trade Credit,《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2025年。 [14] Access to Banking and Corporate Dividend Policy: Evidence from Distribution of Banks Branches in China,《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 2025年。 [15] Local government debt and corporate asset-debt maturity mismatches: Evidence from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2024年。 [16] Your next bank is not necessarily a bank: FinTech expansion and bank branch closures,《Economics Letters》(ABS三星),2023年。 [17] Monetary Policy, Cash Holding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2017年。 [18] Bank Branches Expansion and Corporate Cash Holdings: Evidence from the Distribution of Bank Branches in China,《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2024年。 [19] How does linguistic diversity matter? The case of trade credit,《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2024年。 [20] Quality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Property Rights, and Bank Loans: A Bank Heterogeneity Perspective.《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19, 12:63-92. (二)科研項目 [1]湖南省青年科學基金B類項目《企業數字化轉型驅動供應鍊金融發展的内在機理及經濟後果研究》,2025-2027,主持; [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後期資助項目《“三不轉”難題視角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驅動因素及其賦能效應研究》,2024-2027,主持;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商業銀行網點擴張與企業信貸可得性: 基于競争效應和距離效應雙重視角研究》,2021-2023,主持; [4]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後期資助項目《文化的力量:儒家思想助推現代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研究》,2021-2023,主持; [5]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實體抑或加劇虛拟的理論機理與路徑研究》,2022-2024,主持。 [6]重慶市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CFO性别與公司現金持有決策: 基于高階梯隊理論視角的研究》,2017-2019,主持。 [7]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主權信用評級下調對中國金融穩定的影響及應對研究》,2024-2026,參與。 [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于多層耦合網絡與圖神經網絡的金融風險傳染與預測研究》,2023-2026,參與。 [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多源數據融合的高維整合分析分類模型及其信用風險應用》,2023-2026,參與。 [1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儒家文化、隐性規範與企業創新:基于認知烙印與倫理約束雙重視角》,2020-2023,參與。 (三)學術著作 專著:李萬利、徐細雄,《儒家文化與企業創新:理論與實證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22。 六、學術兼職 兼任中國數量經濟學會理事,《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Economic Modelling》《Finance Research Letter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世界經濟》《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經濟學動态》《财經研究》《管理學報》《外國經濟與管理》《中國經濟學》《金融學季刊》等SSCI和CSSCI期刊匿名審稿人。 |
|||